不看淘寶的內容?說明你老啦~

我們不能用90後的思維方式看00後的購物行為,更何況做內容的很多達人都是80後……我們需要改變一個刻板印象:淘寶是一個購物平臺,她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購物的平臺了,淘寶平臺把內容放大到文字+圖片+視頻+直播+VR+互動的多元素組成的更大範疇的內容體,以內容為載體的淘寶已經演變為一個消費媒體APP,而這種消費媒體屬性更被廣大年輕軀體所喜愛

做內容的人不可能不考慮自己的受眾,甚至成為你自己粉絲的人。淘寶的主流消費人群是80後沒錯,但是內容的消費人群卻是十分年輕化的。

不看淘寶的內容?說明你老啦~

而淘寶的萬能,個性,自由的放飛自我的形象,正是適合這類人群。這就是我們和商家和其他人討論淘寶直播的時候,很多朋友都會說,我從來都不看淘寶直播,呵呵,其實不是這個產品不好,而是你太老了,扎心不?

關注內容和用戶的關係

我們在淘寶這個平臺上做內容和其他平臺最大的不同是,既要考慮官方的要求,同時也要考慮用戶的屬性;不要高傲的說我做的內容只為用戶服務,因為如果你的內容官方要求都不滿足,你接觸用戶的機會都沒有!

不看淘寶的內容?說明你老啦~

那麼我們就要客觀的來看待用戶和內容之間的關係了,客戶從哪裡來,客戶為什麼來,客戶給內容帶來什麼樣的價值而這個是基於生意參謀後臺的用戶數據來調整的。

這個數據中我們看到的是用戶本身以及用戶背後的潛在需求,需要我們深入的瞭解這個群體背後對自己內容的偏好。而對達人後臺用戶數據的關注從來都不是達人的習慣,因為渠道為王的時代不需要這個,但是現在,微淘為起點,你必須關注這個

1、用戶信息隱藏的內容偏好

在生意參謀後臺對用戶數據中,其實很多是無效數據,也就是這個數據根本無法引導內容決策和生產,但是對於用戶本身屬性的數據是有幫助的。

不看淘寶的內容?說明你老啦~

對於“用戶”來說,就是成為粉絲前的狀態。在達人端叫讀者(閱讀內容的人),我們關注用戶的性別和年齡分佈。如果是年輕人偏多,那麼你的內容就要用年輕人的預期和口吻,麼麼噠;如果是年紀大的人,你就應該體現沉穩和理智的一面。

不看淘寶的內容?說明你老啦~

用戶的職業和學歷情況,來看用戶的生活場景以及判斷他們的消費知識結構是否符合內容消費的要求;對於未知的部分,就是沒有學歷數據,通過整體數據中做簡單的切分即可

其他的閱讀用戶的類目偏好和品牌偏好都沒什麼用的,作為潮女達人看到粉絲喜歡小米手機,你不一定可以滿足他們這方面內容的需求的。

2、商家對用戶和達人對用戶的認知差異

商家對於用戶的感知比達人對用戶的感知會更強,因為商家端長時間依賴關注的是用戶數據,用戶就是來店鋪裡面買東西的人,用戶是商家的訪問客戶。

不看淘寶的內容?說明你老啦~

但是達人對用戶的認知是“用戶是在渠道里面瀏覽內容的人”,在沒有成為粉絲的時候,原則來說用戶是渠道所有。而渠道自己掌控的流量,依據自己的定位切分流量資源位,設定內容規則和達人權限。

不看淘寶的內容?說明你老啦~

內容生產者在渠道流量把控的前提下,需更關注的是渠道的定位和用戶屬性,如果渠道定位和用戶屬性把握準確,那麼在這個渠道的流量會提升,獎金會變多……如果長期內容沉澱在一個渠道,渠道的用戶和你的粉絲就幾乎一致

3、給確定用戶一個小確幸或者小確不幸

無論是依據用戶流量屬性還是依賴渠道的內容投放,我們無法逃避的是我們要為我們的目標用戶服務。而這種服務每個達人應該具有自己的特性,我這裡說的是“應該”,但是很多情況是我們沒有那麼多應該。而是更多的重複建設,內容疊加,這個是中心化規則使得這個內容沒有了差異化。

不看淘寶的內容?說明你老啦~

這樣的模式好處是可以讓新手達人快速掌握內容規範,壞處是千篇一律的模式抹殺了內容創新。

但是如果要長期生存下去,關注用戶屬性的同時,我們需要在原有內容基礎不變的前提下,還不得不要為用戶提供一個不一樣的東西,也許是小確幸,也許是小確不幸!

小確幸在手法上可能體現在有用,竊喜,舒服,好看

小確不幸在手法上可能是出乎意料,有趣,創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