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今天的電影,藍本是日本民間傳說《京鹿子娘道成寺》。該短片在2006年法國安錫國際動畫電影節上,被評為“動畫的世紀•100部作品”第45名。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已保存

道成寺

日本/1976/動畫、劇情

推薦理由:類似於《聊齋志異》的日本民間傳說

紀伊國牟婁郡真砂的清早,年輕的僧侶安珍正和自己的師父漫步在熊野的集市上,每年他們都會來這裡參拜菩薩。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師徒倆來到一家旅店,準備今晚在此住宿。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在開門的一瞬間,老闆的女兒清姬看到安珍清秀的面龐不禁愣住了,是的,她對安珍一見鍾情。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累了一天的師徒二人,簡單洗漱後便酣然入夢。此時的安珍肯定沒有料到,今夜之後,他的生活便將永遠失去這份寧靜。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夜闌人靜之時,清姬披著披風,悄無聲息地潛入了安珍的臥室,她此番作為是何意圖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只見她緩緩走到安珍床邊,輕輕的俯下身去,正在她準備要做點什麼的時候,安珍被驚醒了。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安珍慌忙整理好衣服。清姬示意安珍不要出聲。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接著她將安珍的雙手小心翼翼的放在自己的臉頰上,愛意從她的雙眸中奔湧而出。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清姬輕聲詢問安珍何時娶她,安珍慌亂地將自己的手抽離開來。面對這對自己一見傾心的女子,他不知所措,只得使勁搖頭。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清姬卻不以為意,小鳥般依偎在安珍的身上,開始天馬行空的幻想著和安珍結婚以後的幸福畫面。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面對清姬的死纏爛打,安珍無計可施。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安珍只好對清姬撒謊道:“我為了達成夙願,每年到熊野參拜,等我參拜完,必定再回這裡。”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作為約定,安珍留下菩薩的石像當做信物,清姬拿起石像開心不已,一旁的安珍卻羞愧的低下了頭,不敢直視清姬的眼光。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到了約定的時間,安珍缺還是遲遲不出現。坐立不安的清姬懷抱石像,匆匆地外出尋找自己的心上人。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清姬向路人詢問起安珍的行蹤,卻被路人告知安珍師徒二人早已離開此地。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得知真相的清姬瞠目結舌,不過她心裡還是相信安珍的,於是她心急火燎地向前一路狂奔。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清姬望著安珍留下的石像,回想起了安珍的諾言,潸然淚下。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清姬不停地詢問著路人,可得到的答案卻如出一轍,安珍確實已經不辭而別。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心急如焚的清姬一路狂奔,此時的她看起來已經人不人鬼不鬼了。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小樹林的池塘邊,他發現了安珍師徒。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在安珍眼裡,此時的清姬如同女鬼,他馬上倉皇出逃,任憑清姬怎樣努力都留不住他,曾經的諾言竟是如此脆弱?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看著懷裡的石像,清姬怒火中燒,將石像摔在了地上。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安珍慌忙逃竄到了日高川,搭船到了對面的道成寺,過河途中他懇求船伕不要搭清姬過河。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道成寺裡的眾僧雖然害怕女鬼,卻也不能對苦苦哀求的安珍視而不見,商量著把他藏進了吊鐘裡。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清姬來到日高川,從船伕口中得知了安珍的去向後懇求船伕載她過河。可船伕卻因為承諾過安珍,遲遲不答應。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束手無策的清姬,毅然決然地跳進了河中,在向對岸不停遊的途中,她變身成了一條大蛇。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寺裡的武僧都無法阻擋清姬的到來,她在寺廟裡裡外外搜尋著安珍的藏身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隨後,清姬用身體纏繞上了吊鐘,吊鐘瞬間被火焰吞噬,清姬也因為安珍始終不肯現身留下了不甘的血淚。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最後,內心飽受摧殘的清姬化回了人形,萬念俱灰的她自盡於江中。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倖存的僧侶揭開了吊鐘,鍾內的安珍早已化作一具白骨,疾風吹過,骷髏在風中化作紛亂的塵埃,隨風而去。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日本女子執念的可怕

《消失的愛人》中提到:當心,有的人說愛你,其實是想控制你。

電影中清姬對於安珍的感情,從一開始便展現出很強的佔有慾。得知自己被騙後,她的一路狂奔追隨,其目的可能她自己都不清楚。她並不是想要安珍的懺悔,此時她的執念已經高於一切。

他已忘卻,何苦執念其歸來,白頭到老;

心已沉海,何必奢望其回頭,百孔千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