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職業技術學院隆重舉行第五屆校園微電影大賽頒獎典禮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隆重舉行第五屆校園微電影大賽頒獎典禮

6月25日晚,學院第五屆校園微電影大賽頒獎典禮在大禮堂隆重舉行,院黨委書記顧文明、院長王春陽、紀委書記薛存心、副院長朱曉紅、代驊,工會主席呂愛華與師生代表、媒體記者1000餘人參加頒獎典禮,共享光影盛宴。

顧文明在頒獎典禮上致辭。他說,學院自舉辦首屆“校園微電影大賽”活動以來,被騰訊網、大河網、中國青年網、《河南日報》等多家媒體競相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成為了“網紅”,也形成了我院獨具特色的院園文化現象。作為學院黨委書記,我非常重視新媒體,特別注重微電影品牌的打造及其育人作用的發揮。如今,我院的“校園微電影大賽”已全面開花結果,成功塑造成全國學生工作的新品牌,這是和學工戰線同志們幾年的深耕細作和不懈努力分不開的。

在致辭中,顧文明和現場師生們一起回顧了舉辦歷屆校園微電影大賽取得的成績。通過舉辦微電影大賽,同學們在銀幕前一同鑑賞,利用網絡互相轉發,津津樂道於演員的表演和自編的劇本,對電影中的生活氛圍產生強烈的熟悉感、認同感和歸屬感。這極大地豐富了同學們的大學生活,鍛鍊了實踐能力,提高了人文藝術修養,為展示學生藝術特長、挖掘學生天資潛能提供了廣闊的舞臺,這正是我們舉辦校園微電影大賽的意義。通過“校園微電影大賽”,我們創新了德育工作的新形式,搭建了差生轉化的新平臺,開闢了素質教育的新途徑,構建了榜樣育人的新載體,探索了建設和諧校園的新抓手,形成了穩定和諧的良好教育生態,進而打造成富有高職教育和地方特色、全國知名校園文化建設的精品品牌,全面提升了大學生思想政治覺悟和水平,真正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顧文明最後強調,我們的校園微電影還要一路拍下去,拍攝的主題要更鮮明,與專業結合要更緊密,要把我院學生在各類技能大賽中屢獲大獎的過程,用微電影的形式經典再現出來,要把我院獲省級以上榮譽的優秀大學生群體作為微電影大賽中的主角,濃墨重彩的宣傳,挖掘更多的勵志榜樣,用身邊的人影響人,用身邊的事感染人、塑造人,以微電影的方式展示大學生的風貌,豐富我們的校園文化內涵,把這個文化品牌繼續做大做強。

本屆校園微電影大賽以“中國夢,我的夢,青春夢”為主題。各系部積極認真組織、精心策劃,同學們自編、自演、自導、自拍、自己製作。全院以班級為單位,人人參與,共拍攝作品近300餘部,推薦參賽作品100餘部,其中參與網絡投票的47部。從5月7日到5月25日,在大禮堂、階梯教室、實訓廣場大屏幕展演各系微電影作品,並同步實行網上展播和網絡投票。截止到5月25日,總投票人數達到171800票,總訪問次數更是達到了1163075人次。經網絡投票和評委會認真評選,最終評出特等獎作品3部,一等獎作品10部,二等獎作品20部,三等獎作品50部;優秀組織獎4個。

據悉,從2014年至今,學院已連續成功舉辦五屆“校園微電影大賽”。在活動過程中,學院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廣泛發動,人人參與,班班拍攝,大賽日趨走向成熟。與往屆大賽相比,本屆大賽呈現出了幾個顯著的特點:一是主題更加鮮明突出;二是拍攝質量進一步提升,藝術水準呈現專業化;三是參賽作品類型多樣、題材廣泛;四是作品取材更加貼近師生生活和校園熱點。

隨著第五屆微電影大賽頒獎典禮的完美落幕,走紅毯、頒大獎已經成為師生心目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年一度的微電影大賽就是全體師生的電影節。師生們用聽得見的聲音、看得見的身影引領學風校風建設,發現校園之美,通過精彩的影像尋找感動、傳遞溫暖、凝聚正能量,用鏡頭展示校園多彩世界,記錄大學生們的青春和夢想。大賽連續成功舉辦並在網絡平臺的廣泛傳播,不但豐富了青年學生的文化生活,陶冶了他們的道德情操,也形成了以校園微電影為龍頭的校園網絡文化建設品牌,成為深受學生喜愛的校園網絡文化藝術活動。

付出就會有回報,以青春勵志典型、我院優秀畢業生鄭桂桂為原型創作並拍攝的微電影《丹桂飄香》曾獲共青團中央唯一評委會特別獎、第三屆亞洲微電影節金海棠獎、河南省大學生微電影大賽一等獎等一系列大獎;2016年12月,我院“打造校園‘微電影’領軍品牌,全面推動校園文化建設”項目喜獲“第九屆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2017年12月,第三屆“萬峰林國際微電影盛典”在貴州興義隆重開幕,我院微電影作品《貸之罔》榮獲一等獎,同時學院還榮獲本次“盛典”的最佳組織獎,成為全國唯一獲此殊榮的高職院校。

正像媒體報道的那樣,“傾心校園微電影,光影年華踏歌行”,我院的校園微電影大賽已經成為享譽全國的一個校園文化品牌。(組織宣傳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