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新城:加速建设长江科学城,推动对外开放提升

引子:在2017年7月2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将深化完善后的武汉长江新区总体方案上报国家发改委的同时,长江新城管委会积极争取国务院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民革中央主席万鄂湘、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丛斌、武维华专门来汉调研长江新城,并充分肯定支持,长江新城管委会还通过瞭望智库举办的文津圆桌会议向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脞阻汇报工作,获得其宝贵建议与支持。

正文

与此同时,长江新城管委会多次赴国家发改委汇报申报工作,加快推进长江新区申报工作。近期,按照陈一新同志的批示要求,长江新城管委会密切对接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勘测设计研究院,如期完成了长江新区洪水影响评价报告,并将报告和湖北省水利厅审查意见向国家发改委呈报。至此,长江新区申报所需个总体方案、

武汉长江新城:加速建设长江科学城,推动对外开放提升

六个专项报告均已齐备并呈交国家发改委。

要将长江新城打造成对外开放高地,离不开国际化的市民,国际化的市民又来自于国际化的教育。无论是为提高全民国际化程度,还是解决海外人才落户的子女教育问题,都应加大力度建一批国际化的大中小学院校。武汉作为教育重镇,在国内教育方面成绩良多,然而在国际教育方面却落后于沿海城市,

武汉长江新城:加速建设长江科学城,推动对外开放提升

包括后起的深圳、珠海等。在规划长江新城之初,就应重视教育发展规划,学习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的经验,引进世界著名大学或研究所来长江新城建立分校。同时,在初等、中等教育层面,提供一系列便利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办学,建立一批高水平的国际或外向型民办中小学,引进国外先进课程和教育理念,引进优质的外籍师资团队,让长江新城的对外开放真正实现从娃娃抓起,为长江新城培养具有中国背景的国际化高端人才。

日前,长江新城管委会正在紧密跟踪国家发改委审批动态,推动长江新区尽快获批。

优势条件。在区域联动方面:是武汉东北外拓的空间锚点,紧邻主城,有利于延续城市发展脉络,同时有效联接空港新城和阳逻港地区,带动黄陂、新洲及鄂黄黄地区的协同发展,具备发展成为城市新经济支点的区位条件在空间承载能力方面:谌家矶、武湖地区是长江沿线为数不多的有完整建设空间的增量地区,现有

武汉长江新城:加速建设长江科学城,推动对外开放提升

开发程度较低,发展空间充裕。

在生态资源方面:该区块毗邻长江武汉段最宽江面和最大江心岛—天兴洲。滨江岸线长125公里,拥有朱家河、府河、滠水河等河港水系,拥河临江,隔岸望洲,有利于凸显滨水特色。

在人文资源方面:区块内古军事文化、农耕文化汇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