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決定一個人的貧窮與富有

一個人到底是貧窮還是富有,其實跟外在的環境關係不大,主要是自己內心的心智模式是什麼樣子的。學過物理的人都知道,鑽石與煤炭都是 碳原子組成,但鑽石堅硬無比,煤炭就沒那麼硬了,鑽石晶瑩剔透,煤炭烏漆墨黑。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美國有一個跟蹤那些中了大獎的貧窮普通人的調查, 發現過5到10年,這些人又貧窮了。以前我有個經驗,我讀小學的時候,是班裡的第二名,讀初中依然是班裡的第二名,讀高中依然 是班裡的第二名, 當初不明白是怎麼回事,現在明白了,其實我當初的心智模式就是第二名,放到任何一群人中,我都會去找準這個位置。 與能力無關。這個概念往後面講,大家越會來與明白。

有很早以前,我有個同事,他與老闆吵架了,拍桌子說:“老子就算當乞丐,也是一流的乞丐,到哪兒都賺錢!” 看到麼? 這個人雖然想出人頭地,也想混好。但他的心智模式是當乞丐, 所以,註定他混不好。他自己還不知道。很多人不注意,今天我提出來這個東西,大家要對比著自己好好檢查下自己。

心智模式,決定一個人的貧窮與富有

一個人為什麼有錢? 就是因為他的心智模式一直在發現價值,發現可以換成錢的東西。 我與老闆聊天,老闆們永遠在聊商業模式,聊賺錢,聊用人,聊未來做什麼可以賺錢。他們的心智模式一直集中在發現有價值的東西上,其心智模式指向賺錢。與普通員工聊天,他們聊的永遠是人生理想,惆悵的東西,電影,電視劇,有點品位的也最多聊聊文化。更多的人是抱怨生活,唉聲嘆氣, 認為社會對自己不公平。他們的心智模式 顯然是指向了貧窮。

這些人也想發大財,可惜他們不改變這種心智模式永遠也賺不到錢, 因為他們心智模式指向的不是金錢。我現在已經基本拒絕跟人聊與發現價值與賺錢無關的東西了。

賺錢的人永遠能在別人的抱怨聲中發現賺錢的機會,而普通人卻能在發財的機會中 發現抱怨,這就是兩種不同的人的心智模式。

普通人永遠在給自己與自己的孩子灌輸錢難賺,創業難,有錢人沒幾個好東西,男人養小三,女人是小三。這樣的觀念。自己呢,卻又想很有錢,可是天天都在說有錢人的負面信息,在那裡糾結,不敢行動,心智模式非常混亂。

還有一點就是,窮人從深層次講,他們的心智模式是根本不想有錢的,因為他們不會付出行動,只會左思右想,有好奇心,僅此而已。而真正的富人是立馬行動的。舉個例子:一個人要餓死了,那麼給他一塊麵包,他肯定是抱著就啃。不會考慮乾淨不乾淨。而窮人沒這種行動力。他們還沒窮夠,所以要繼續窮下去。

我創業的時候,找過很多人跟我一起。有這樣一種人, 他們說:“試試看” 我一聽 ,頓時就嚇尿了。其實幾個字,就能瞭解到一個人的心智模式。 也就能看到一個人未來的成敗。講試試看的人,註定是失敗的。這種人一事無成是必然。試試看,純粹是一種藉口 ,還沒開始,就給自己找好了退路,碰到這種合夥人,明智的辦法是不與他合作。這樣的人只適合做普通員工。 不適合風雨同舟,一起創業。

大家可以靜下心來觀察一下自己的心智模式,看看自己是窮人的心智模式還是富人的心智模式,觀察清楚了,就進行有針對性的心智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