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經常有人問講師,什麼叫去中心化

今天講師就要從上古階段,給大家普及一下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到底是什麼

去中心化到底有多神奇

能不能吃,能不能生孩子

聽講師給你娓娓道來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1、 部落

在以物易物的年代,交易是不需要中心化的

如果阿布多島上的瑪雅部落看上了阿丘部落的矛,決定用本部落的虎皮去換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整個過程,在人數差不多的情況下,沒有第三方介入

要是瑪雅部落人多勢眾

就不交易了,可以直接改為搶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人類從交易開始,從獨立創造經濟,走向了商品經濟

後來貝殼開始充當貨幣,中心化也並沒有開始

因為貝殼沒有特定的機構做信用背書,依靠的只是島上的所有居民的共識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直到集市出現

人們的交易有了中心

文明開始加速交流碰撞

接著,部落開始鬥爭

權力的高低開始出現

交易中心化的過程迅速加快

數萬年過去

人類依靠權力作為背書

在中心機構的監督下開展交易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人們開店、租門面

向政府交稅,換取交易的資格

直到互聯網的交易平臺的出現

再次降低了交易的門檻

人類可以足不出戶

挑選到價廉物美的商品

慢慢的,ebay、淘寶、亞馬遜、京東

這些巨大的中心化集市和機構成為了人類生活的必須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然而,隨著平臺的日益龐大

人們發現交易的成本又變得越來越高

從店家的角度來說:

店鋪租金、推廣費,所有的流量成本

讓一把真正的好矛賣不出去

從買家來講:

廣告,包裝,讓一個走進花叢中的部落青年

買不到一張真正的好皮

欺詐,賣假貨,粗製濫造

成了網購的代名詞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真正的好貨需要共識做背書

真正的好店也是依靠產品贏得信賴

注重品質的品牌店鋪開始重新受到人們的關注

縱觀人類至今的交易過程

是一個去中心化走向中心化

再走向去中心化的過程,

而留下的,是眾多值得信賴的品牌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2、 通信

人類最早的通信模式點對點的單工通信

說人話:

飛鴿傳書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利用鴿子的回巢特性

通過長時間的訓練

成為飛鴿

飛鴿傳書的特點:

信息由一點出發,傳向另一點,不能回傳

整個過程

除了鴿子歇腳的地方

沒有中間機構

非常的去中心化

飛鴿傳書通過科技的發展

走進了電報時代

人們用電纜把通信的兩端連接在一起

進行點對點的通信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那時候的人們

通話要通過中心局的話務員進行轉接

通話費用昂貴

主要是因為成本很高

科學技術帶來交換機的迅速升級

程控交換機大大減少了人工成本

但中心化的交換局依然是通信的必須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1969年

美國國防部高級研究計劃管理局(ARPA - -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開始建立一個命名為ARPAnet的網絡

他們計劃把美國的幾個軍事及研究用電腦主機聯接起來

當初,ARPAnet只聯結4臺主機

從軍事要求上是置於美國國防部高級機密的保護之下

從技術上它還不具備向外推廣的條件

那時候,互聯網還只是一個2000多斤的孩子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但這就是互聯網的雛形

互聯網商用後

人們發現中心化的結構滿足不了日益龐大用戶需求

人們設計了蜂窩式網絡,來解決中心化的問題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蜂窩式網絡,並不是真正的無中心

而是從一箇中心,改為了許多箇中心

這種設計

不僅加強了網絡的承載

也能保證在部分蜂窩出現故障時

整個網絡不會癱瘓

我們回顧通信的發展史,不難發現

通信,從去中心化走向了中心化

最後,又走向了去中心化,或者說多中心化

3、 信息傳播

人們最早傳遞信息

依靠的是口耳相傳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去中心化,也沒有什麼依據

我告訴你,你信就信了

不信也就算了

直到報紙的出現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中國最早的報紙叫“邸報”,在西漢就出現,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報紙。漢代,各郡都在京城長安設辦事機構,當時稱為“邸”,類似今天各省駐京辦事處,負責蒐集朝廷各種信息傳給太守。信息寫在竹簡、布帛上,被稱為“邸報”。邸報是官方報紙,主要供給官員閱讀。到了唐朝,印刷業發達,版圖擴大,信息溝通更加重要,邸報也更規範和專業。有專門的投遞部門跟人員,送報紙時,騎著繫了鈴鐺的快馬,聽到鈴聲,行人馬上就得讓路。

很中心化的傳播方式

就算互聯網時代到來了

這種模式也一直沒有改變

難道你已經忘記了三大門戶網站的時代嗎

新浪、搜狐、網易

曾今也是主頁霸屏的年代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Google把一切的都顛覆了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信息獲取者就像一個RPG的遊戲玩家

從設計好的主線劇情中走出

自己開始探索劇情

信息去中心化的時代來臨了

給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加了一把速

也讓去中心化的弊病顯露無疑

人們無法甄別信息的真偽

就算是權威機構發佈的信息

也要進行再三甄別

信息的獲取從便捷、低成本

迅速變為複雜、高成本

然後又要去刪掉98個

剩下兩個

從來不推送消息

整個過程不到5年

讓我們再看一下信息傳播的發展史,不難發現

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去中心化到中心化

再走向去中心化的過程

4、 Hyperpay

於是我們不禁發問:

區塊鏈,發展到了哪一個階段

真的需要去中心化嗎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這個問題,講師今後再慢慢回答

但“去中心化”、“on-chain”

儼然已經成為區塊鏈從業者口中的萬金油

可以說是金口一開,“去”治百病

在業界,每個人的額頭都貼著“去中心化”四個大字

而這時,有一個團隊,敢於逆行

他們勇敢的將自己的產品貼上“off-chain”的標籤

他們就是Hyperpay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你問他們的自信從何而來

產品,是他們唯一的答案

數字資產的保存總的來說分為on-chain以及off-chain兩種形式

on-chain值得是將一切的安全以及管理都交付於用戶,讓他們實現自我管理私鑰公鑰。每一種數字資產對應一把或者多把密鑰。並且要求用戶對區塊鏈技術有一定的基礎才能瞭解和理解可能遇到的問題。這無形中提高了用戶的使用門檻

off-chain則是將這些管理都整合在應用的後臺中,讓用戶只需要操作表層的一些基本操作就可以便利的使用數字資產。HyperPay就是這樣一個offchain的錢包,將使用的門檻降低到了普通用戶層面,讓從沒有接觸過區塊鏈的用戶也能夠快速的上手,很好的管理自己的數字資產

數字資產因其本身的隱蔽性以及無需驗明真實身份的特性

使得它成為黑客攻擊的首選目標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於是,如何選擇一個合適的錢包

成了每一個數字資產擁有者的必經之路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中心化不中心化,不是由產品決定的

決定的因素,主要在於安全和效率

在這個行業高速發展的關頭

我們能選擇的,就是實力

Hyperpay在不斷建設自己的社區過程中

已經擁有超過30萬的擁躉,其中不乏一些行業大牛

去中心化,是一個方式,並不是目標

數字錢包,我選擇Hyperpay

Hyperpay官網:www.hyperpay.tech

好了,今天的課就到這裡

我們下節課再見

區塊鏈,一定要“去中心化”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