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拍广记:晋州名刹慈玉济寺


慈玉济寺地处大唐名相魏征的故里-河北省晋州市西钓鱼台村,原名赐玉寺,占地39亩,距晋州市区十四公里。

相传,这座寺庙的由来与大唐名相魏征颇有渊源。当年魏征老家流行着一种怪病,魏征回家侍奉得病的老母亲,唐王李世民不放心,随后让药王孙思邈伴驾一起到魏征故里医怪病。君臣一行匆匆前行,路过一个村子,只见花草茂盛,果实累累,好似一片天然药圃。药王孙思邈请唐太宗暂时休息,他与徒弟顺道采集了各种花、草和果实。

到达魏征家乡后,药王孙思邈将采集各种花草果实,配以其它药物,放入水井,医好了全村的怪病,魏征老母也转危为安。

在唐太宗李世民返回长安,再次路过药王孙思邈采集草药的村落的时候,见有一位老翁正在垂钓,太宗兴致顿起,便与老翁借过鱼竿,自行垂钓起来,不久竟钓上一条硕大的鱼王。由于鱼王甚大,起钩的时候,唐太宗身上的玉佩竟掉入了河中。

唐太宗见此地风景秀丽,民风淳朴,更有这一独特的垂钓台,便为此村赐名为钓鱼台村。后来,由于滹沱河决口,洪水将村子分成了两个村子——东钓鱼台和西钓鱼台。

后来,当地百姓为纪念唐太宗赐玉垂钓,便在药王孙思邈采药之地修建了一座寺院,取名赐玉寺。

赐玉寺历经朝代变迁,屡建屡毁,曾以庄严寺,唐元寺等名称驻世,后更名为慈玉济寺,又毁于战乱。

2008年以来,在党和政府宗教信仰政策的指导下,在河北省各级政府的支持下,张玉英居士宿缘成熟,夙愿兴起,广引四方,辛勤劳作,在十方善信的赞助和参与下,先后建成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圆通宝殿等四座大殿和108间寮房。新寺仿古建筑,雄伟壮观。

慈玉济寺地处在广袤的冀中平原,四周基本上全都是梨树。每年4月,梨花盛开时节,在万亩梨花的掩映下,慈玉济寺犹如世外桃源,迎接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和善男信女们踏青赏花、朝拜。摄影、文:玖零壹峰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