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特色景觀旅遊名鄉:肥西銘傳鄉旅遊資源推薦

美麗的銘傳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人文薈萃,歷史厚重,先後榮獲全國“生態美”文化旅遊名鄉、安徽省旅遊鄉鎮、安徽省生態環境、安徽省特色農業發展鄉鎮、安徽省特色景觀旅遊名鄉等稱號。

銘傳鄉距省城合肥40公里,距六安市30公里,距紫蓬山國家森林公園20公里,距合肥新橋國際機場35公里;312國道、寧西鐵路、滬漢蓉高速鐵路合武段和規劃中的合肥至六安軌道交通將穿境而過,區位條件優越,交通便捷。

銘傳鄉人傑地靈,旅遊資源豐富。境內“三圩、兩山、兩水、一院”遠近聞名,劉老圩、張老圩、張新圩至今保存較好。這裡有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劉銘傳故居;有劉銘傳一生情繫的大潛山和他歸葬的地方——劉銘傳墓園;有國家3A景區、臺商投資、全國四大名莊之一——小團山香草農莊;有左宗堂題詞、淮軍將領們習文聚會之處——肥西書院;有中共皖西北特委和中共皖西北獨立遊擊師總部於1934-1937年設在大潛山腳下的小園牆隊;有清末進士通議大夫童挹芳的居住地——“童旗杆”;享有“全國文明村”、“安徽省文明村鎮”、“合肥市文明村”、“合肥市森林村莊”、省級“美麗宜居村莊”、省級“特色景觀旅遊名村”等榮譽稱號的啟明新村;還有銘傳生態文化園、新珹農林生態園、新天地生態莊園等生態農莊。

銘傳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遊產業。緊緊圍繞劉銘傳故居、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淮軍圩堡群等文化資源和生態資源,以“全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全省自然生態優美之鄉、大湖名城西部人文大鄉”為定位,以國家5A級旅遊標準創建4A級景區,圍繞劉銘傳故居、劉銘傳墓園、劉銘傳紀念館等核心景點,通過引資、引智等方式,挖掘淮軍文化、圩堡文化,即將打造一個嶄新的“寶島印記、江淮風光 、兩岸情緣”景區,配置有“臺灣街”、臺灣巡撫衙門、“淮軍營地”民俗村、“淮軍宴”、淡水炮臺、基隆炮臺、小日月潭水上游樂、水戰激光秀、風情小火車、登山纜車、大潛山觀景塔樓及“中國鐵路之父故鄉看高鐵”等特色產品,努力打造“人文銘傳、生態銘傳、旅遊銘傳”;同時,以“創建全國生態鄉鎮,打造生態銘傳品牌”為抓手,發展一村一品、採摘體驗及休閒農業,全面建設美麗新銘傳,逐步將銘傳鄉培育成集鄉村休閒、養生度假、文化旅遊於一體的旅遊熱點。

主要景點

◆ 劉銘傳故居:位於安徽省肥西縣紫蓬山區最高峰大潛山北麓2公里處,是淮軍將領劉銘傳的故居。劉銘傳故居原建有房屋數百間,是合肥郊縣一處規模宏大的私家圩宅,原建築現多數不存。故居四周有當年劉銘傳親手栽植的廣玉蘭,雖經百年滄桑,至今仍高大挺拔,香飄四方。

◆ 劉銘傳墓園:劉銘傳墓園建於銘傳鄉境內大潛山北麓,佔地面積52.05畝,其中建設面積18.9畝,綠化面積33.15畝,總投資約1500萬元。2008年10月23日,劉銘傳墓園建設項目在我縣正式啟動,墓園高度為146米,形狀看上去有點像南京中山陵。 2011年4月12日,劉銘傳遺骨正式在其家鄉肥西大潛山安葬。

◆ 小團山香草農莊:又名智上銘傳生態山莊,位於肥西縣銘傳鄉小團山,3A級旅遊景區、五星級農家樂,由合肥智上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興建。

農莊內容豐富,包括深度生態旅遊、休閒度假村、有機綠色農業體驗、有機環保生態營、有機農產品展銷、花果茶點、臺灣特色小吃、自產自採現做即食野菜山產、採就跑,新鮮帶回家土產、垂釣、觀星等, 是我縣著名的休閒之地。莊園內薰衣草、迷迭香、甜菊開滿了整個山坡,景色宜人,美不勝收。

◆ 肥西書院:肥西書院建於原馬跑寺舊址,坐北面南,門迎獨座山,北距張老圩甚近,四周群山環抱,碧水長流,綠樹滿山,環境十分優美、幽靜。它是淮軍將領劉銘傳、劉子務、劉子徵、唐定奎、張樹聲、張樹珊、周盛波、周盛傳、丁功宣等為家鄉培育人才所創,有房百餘間,置租田約1300餘石,請一飽學之士(名曰山長)主持書院。大家共同捐資,聯合獻地、選址,於清同治年間(1871年)建立。為了提高聲望,擴大影響,還專門請了當朝重臣左宗棠題書“肥西書院”牌匾,請同鄉名臣李鴻章題書“聚星堂”匾額。肥西人多稱為“聚星堂書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