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59新中國曆次大閱兵珍貴照片


1949年3月25日,平津戰役勝局已定,毛澤東從西柏坡來到北平西苑機場,在閱兵總指揮劉亞樓的同車陪同下,乘美式吉普車檢閱入城部隊。

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閱兵揭開了中華民族開天闢地新紀元,圖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高射炮部隊經過天安門城樓。

1949年10月1日,新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編隊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當時共17架飛機參加開國大典。當受閱機群從天空飛過時,其中4架還掛著實彈,原因是受閱飛機還在擔負戰鬥值班任務。

1950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部隊通過天安門廣場。在這一年的閱兵式上,最壯觀的一景是騎兵部隊駕馭1900匹白馬以6路縱隊通過天安門廣場。

1951年國慶節第一次在閱兵中展示了人民空降兵的風采。圖為1951年首次受閱的傘兵方隊,配備蘇制43式7.62毫米衝鋒槍。

1952年閱兵飛越天安門廣場上空的空軍噴氣式轟炸機機群。這是人民空軍首次大機群、多機種聯合大編隊飛行,受閱的有轟炸機、殲擊機和強擊機共5個飛行團138架戰機。也是第一次出現噴氣式飛機。

1953年的國慶節,我國已經取得抗美援朝鬥爭的偉大勝利。圖為1953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傘兵部隊參加閱兵式。

1954年受閱水兵方隊,來自新組建水面艦艇部隊。1954年7月,中國海軍組建第一支驅逐艦部隊,時稱雷擊艦大隊,裝備從蘇聯進口2艘驅逐艦,命名為“鞍山”號和“撫順”號;翌年6月又進口2艘,命名為“長春”號、“太原”號。驅逐艦部隊組建,顯著提升中國海軍戰力

1955年10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步兵身著新式軍裝從天安門廣場通過。當時,陸、空軍士兵戴船形帽。

1956年10月1日國慶節,毛澤東主席等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觀禮閱兵式,國防部長彭德懷在閱兵總指揮楊成武陪同下檢閱部隊。閱兵式在滂沱大雨中進行,這是新中國成立後國慶閱兵中唯一一次雨中閱兵。

1957年10月1日國慶閱兵,參加受閱的部隊共有29個方隊,各種坦克車輛226臺,飛機81架。應邀來我國訪問的50多個國家的外賓、各國駐華使節和外交官員,以及在華外國專家等觀看了閱兵式。

1958年國慶節舉行盛大閱兵式。由工人、農民、學生組成的眾多民兵方隊出現在受閱隊伍中。基幹民兵方隊由來自太行山、白洋淀等革命根據地的民兵戰鬥英雄組成,他們曾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用土槍、土炮打擊過敵人。他們僅訓練了20多天就參加了國慶閱兵。

1959年共和國10週年閱兵式,受閱部隊官兵身著新式軍服,佩戴軍銜。軍事學院方隊、水兵方隊、步兵方隊、空降兵方隊依次受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