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檢測市場前景可觀 但行業標準亟待規範

甲醛檢測市場前景可觀 但行業標準亟待規範

目前我國的甲醛汙染主要來源於室內裝修,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佈的《2018-2023年中國甲醛檢測行業市場發展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隨著近年來我國居民對甲醛危害的認識越來越多,對綠色健康的生活越來越重視,甲醛檢測成為我國居民入住新居前必不可少的一項環節。

甲醛檢測的方法通常有三種:一是請具有CMA檢測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檢測;二是請市場上的檢測公司來進行檢測;三是使用家用甲醛檢測儀或甲醛自測盒自行檢測。

CMA是中國計量認證,具有CMA檢測資質的機構是指取得計量認證合格證書,准許進入市場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具有CMA檢測資質的機構,檢測設備齊全,技術先進,檢測結果精確,會出具專業的檢測報告,但費用較高,一般家庭負擔不起,所以選擇較少。

當前市場上的檢測公司一般不具備CMA檢測資質。這部分檢測公司業務採用施工與檢測一體的方式,即對甲醛超標的室內進行除甲醛施工,然後再用公司自己的設備檢測甲醛濃度是否達標。 由於這種檢測公司沒有CMA檢測資質,且檢測人員職業素質參差不齊,檢測結果準確度沒有保障。同時市場上缺乏相關部門監督,各公司的發展和競爭都處於惡性循環的狀態。

甲醛檢測儀或甲醛自測盒操作方便,家庭居民自己就可以動手檢測,所以較多的家庭都會選擇這種方法。根據深圳市消委會發布的2017年家用甲醛檢測儀/盒比較試驗報告顯示,7款常用的甲醛檢測儀/盒測試結果最高誤差達228%。從此次檢測結果來看,因相關行業規範不夠完善,甲醛檢測儀和甲醛自測盒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存在較大問題,會誤導消費者對家庭甲醛濃度的判斷。

新思界行業分析人士表示,現階段,國內甲醛檢測市場的混亂,反映出甲醛檢測行業缺乏相關的生產標準和技術規範的問題。希望有關部門儘快制定出質量監管的標準,將這些產品納入監管體系,規範和引導行業發展。只有國家出臺相關生產標準和技術規範,各地監管部門和執法部門才能夠依法辦事,杜絕眾多檢測標準、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的檢測公司和檢測儀器,淘汰不具備資質的企業,才能有利於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