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沒有疫苗,人被狗咬了後怎麼辦?原來古人早有辦法

原文標題:《古代沒有疫苗,人被狗咬了後怎麼辦?原來古人早有辦法》

炎熱的夏天來了,人們出行的時候穿衣服比較少,所以又到了人被狗咬傷事件多發的季節。而恰在此時爆出的長春疫苗造假案,更是成了人們熱議的話題。這種關乎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問題,希望能夠早日得到妥善解決。今天我們來談談一個有趣的問題:古人沒有疫苗可以打,如果他們被狗咬傷了,會怎麼做呢?

古代沒有疫苗,人被狗咬了後怎麼辦?原來古人早有辦法

人被狗咬傷之後,雖然不打疫苗也不一定得狂犬病,但是為安全起見一定還是要打,這樣才能保證萬無一失,避免狂犬病發作。要知道,狂犬病一旦已經發作的話,目前的醫療手段是很難救治的,死亡率很高。狂犬病發作後,人會變得恐水、怕風、狂躁等,最後會因為神經系統全面衰竭而死。顯然,這種可怕的疾病並不是現代才有的,古代肯定就有。那麼,古時的人是如何避免狂犬病發作的呢?

古代沒有疫苗,人被狗咬了後怎麼辦?原來古人早有辦法

這就不得不提到東晉的著名中醫學家葛洪了。他在其醫學著作中就描述過狂犬病發病的症狀:患者非常痛苦、敏感,而且對水這種日常必須的東西會變得非常恐懼,既害怕聽到水聲,也害怕看到水,更害怕喝水。所以狂犬病也被稱作“恐水症“。

古代沒有疫苗,人被狗咬了後怎麼辦?原來古人早有辦法

葛洪對於狂犬病的發作規律也有準確的研究成果。現代醫學研究則表明,狂犬病的蟄伏期是20 -90天,只有極個別的情況會超過一年。這與葛洪在其醫學著作中的記述相差無幾。

古代沒有疫苗,人被狗咬了後怎麼辦?原來古人早有辦法

那麼,葛洪有沒有給出防止狂犬病發作的方法呢?當然是有的,在其代表姓中醫著作《肘後應急方》中,葛洪給出一方:把咬人的狗殺掉後取狗腦,敷在被咬的傷口上,就可以降低發病的概率。這個方法與現代的狂犬病疫苗原理非常類似,因為狂犬病疫苗最早就是從瘋狗狗腦中提取病毒並研製出來的。不過,狂犬病疫苗並不是在我國發明的,而是在法國。其發明者就是科學史上大名鼎鼎的巴斯德。

古代沒有疫苗,人被狗咬了後怎麼辦?原來古人早有辦法

巴斯德的三個子女都先後死於流行性疾病,這讓他非常痛苦,促使他嘗試發明疫苗。他經過觀察各種生物後發現,一些傳染性的病毒經過特定的方法培養後,攻擊力會明顯弱化從而不會導致人發病,同時還能促使人體對這種病毒產生抵抗力。這就是疫苗的工作原理。

古代沒有疫苗,人被狗咬了後怎麼辦?原來古人早有辦法

危害最大的狂犬病成為了他的重點攻堅方向。他從狗腦中提取組織,通過在狗身上反覆試驗後,他終於研究出一套獲取疫苗的方法。

古代沒有疫苗,人被狗咬了後怎麼辦?原來古人早有辦法

恰在此時,美國有一位9歲男童被狂犬病發作的狗咬傷,處境很危險,在父母帶領下來到法國尋求巴斯德的醫治。而巴斯德多年的苦心研究也確實沒有白費:他成功地治好了這位男童,使其免於發病,保住了性命。巴斯德從此青史留名。

(本文所闡述的只是狂犬病歷史記載,並不作為醫治根據,若有需要請就醫諮詢,筆者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