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家組件供應商占據了三分之二的中國以外全球市場

從區域性單一生產線起步的初創公司到多GW級硅基組件超級聯盟成員,當下仍在生產組件的公司有上百家。如果我們不考慮中國供貨渠道以及低產能供應商(通常是非中國市場的一個小類),那麼還有12家全球大型供應商。清單(按字母順序排列)如下。

事實上,總體來說,2018年,這些公司可能佔全球光伏組件產能的約2/3 (不包括中國), 大部分產品是用於公用事業項目的。對這類項目來說, 公司和技術是兩個關鍵問題, 需要採取各種形式的風險緩解措施, 進行審計和可融資性審查。

在此進行了12家公司名單的分組及討論,用於說明非中國全球組件供應的不同發展狀況和策略。

First Solar和 SunPower主打不同的技術產品,擁有相對較小的下游業務,SunPower在屋頂領域的活動是主要區別因素。

阿特斯、晶澳太陽能、晶科能源和天合光能也可歸為一組,阿特斯所有的、不使用公司品牌組件的可控項目數量更多。東方日升新能源和上述中國公司有共同之處,但沒有自己的非中國製造業務。東方日升新能源的下游發展戰略與阿特斯類似。

隆基集團和協鑫集團構成了下一組的兩家公司,作為傳統的中國上游多晶/硅片供應商,兩家公司現在卻都擁有多GW級電池/組件產能,制定了雄心勃勃的非中國組件供貨願景計劃。

LG電子和韓華Q-CELLS是韓國運行的公司小組類。過去數年,兩家公司一直專注於成為美國屋頂和地面項目領域的領軍供應商。不足為奇的是, 兩家公司也公佈了美國組件產能擴張計劃, 希望能從2.5GW的無關稅進口電池中獲益。

這令REC Solar自成一組,與上述公司相比,REC Solar在光伏行業有自己的一席之地。過去十年間,公司曾涉足又退出多個項目業務。儘管現在公司由亞洲所有,但仍多多少少是一家歐洲運營公司。

群雄逐鹿

有100多家組件供應商希望能夠躋身上述清單。實際上,過去數月間,它們中的很多家都參加了歐洲和美國的貿易展,希望能和中國之外的開發商和EPC公司建立更多的聯繫。

上述12家公司最強勁的挑戰者如下:

由於擁有多GW級產能水平(非常接近硅基組件超級聯盟標準)和非中國電池/組件廠,中利騰暉有潛力與晶科/晶澳/天合位列同一組。

新日光能源仍是令人稱奇的一家公司,2019年合併後成立的聯合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或將開始運行,2019年也會是新日光致力於全球項目融資和電站收購的時期。

請注意我們特意排除了僅作為OEM合同組件供應商的公司(大部分位於東南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