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像敦煌:是夢幻是詩意是痛苦,是絲綢之路上活著的樓蘭


一生中,某些真實而具體的地點會有多少次引著你的意識流向心靈深處,彷彿有一隻手在撫摸著那裡最柔軟的地方,讓人產生一種切切實實的感動。敦煌,如今已是我的心靈願意駐足與探索的樂土。

“一定要穿盛裝去親近古老的戰場感受當年的烽燧狼煙”。這是從我心底生髮出來的聲音。在荒涼接著荒涼的沙漠戈壁穿上盛裝的我,讓自己貼近殘破的城牆,傾聽那遙遠的迴響。“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恍惚中,烽燧狼煙帶我走遍大漠古戰場,金戈鐵馬進入我的感覺,我的心已遊離於遠古的時代,去近距離觸摸古老的歷史。渴望與古人進行交流,靜靜地諦聽一點什麼,或者說思索一點什麼。默默無語,情意綿綿。

站在古戰場,俯仰都是歷史濃墨重彩的痕跡,即使歷史的烽煙早已散盡,卻依然有著攝人心魂的氣場,彷彿所有的生命都在竭力表現沉默的力量。“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黃土猶在,英雄無痕,無數是非成敗隨萬里白雲在長空翻湧。戰爭的陰霾從來沒有淹沒過佛光照耀下的她的光芒。


狼煙散盡,偃旗息鼓。昨天,被歷史打成一個節點,交合而成的界面,成為無法解開的謎底。斗轉星移,時光輪迴。今天,我們從風蝕的章節中,品讀出依舊光芒四射的七彩靈光,那是佛的世界——智慧的彼岸。

孤獨的冷月,孤獨的洞窟,身世把歷史踩疼,把敦煌踩疼,這個歷史遺留下的多少秘密,猶如時光的線索,堅韌地串起敦煌悠長的歷史。她的歷史猶如懸在半空中的一部無字真經,在煙光瀰漫中凝聚起來,使信仰的他們成為她最好的擁蠆,最虔誠的信徒,只要遇知她,便定然無法解脫,她是追隨者們的精神歸宿,是他們心中盛開的不朽蓮花,永恆的飛天。

無需從歷史命運中提純靈魂。月夜,就是初開的佛境,所有的受難和幸福,都選擇一種洗禮。壁畫裡的水流清澈,大融合的民族,紛紛流在一根絲綢般的渴望上;馬飛向西,士兵們與思念,已經駐紮進生命的第二故鄉。


敦煌是夢幻的,是詩意的,是痛苦的,是現實的,是絲綢之路上活著的樓蘭。那個反彈琵琶的舞者,雖經歲月擦洗,依然光彩照人,她在彈奏些什麼?“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又有誰能參的透呢?

獨自一人穿梭在敦煌繁華的文化一條街上,身心融入在這濃郁的藝術氛圍裡。在這樣一個哲學求真,宗教向善的環境裡,百姓善良實在,使廟堂之上的藝術創作和欣賞,都收藏融入這市井人生。走兩步一個民間藝人,三步一個雕刻家,這在其他城市是少有的。

我相信我看到了遺落在歷史塵路上的輝煌和華麗。那千年前,絲綢之路上的生命,因為貿易,因為信仰,因為藝術,萬人在此雲集穿梭;千年後,為了感知,為了夙願,為了陌路,我們聚集於此,那是想讓自己內心和敦煌的某個情結碰撞一下,得以欣慰。


晨曦中熙熙攘攘敬香祈願的善男信女;黃昏裡公園中散步的老人和嬉戲打鬧的孩子;雷音寺鐘聲裡禪房窗欞下誦經讀書的長老;集市上吆喝叫賣誘人瓜果梨桃的大哥大嫂……

讀她、寫她,只寫屬於我的關於她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