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新式頭盔裝配部隊,新增衆多特戰功能,更加適合夜間實戰!


解放軍新式頭盔裝配部隊,新增眾多特戰功能,更加適合夜間實戰!軍用頭盔作為單兵防護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作用在以往的實戰中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對於在前線作戰的戰士而言,佩戴一個好的頭盔,就等於多了一個保命的手段。有消息出傳出,我國的15A式頭盔正在換裝部隊,小編就來帶大家瞭解一下我國頭盔的前世今生。

我國在60年代初期,我國為空降兵研製了一種“傘兵盔”這種頭盔與1965年投入生產,被稱為65式傘兵盔,這是我國第一款批量生產的頭盔,雖然這種頭盔的防護能力有限,也僅裝備空降兵,但卻填補了國產製式頭盔的空白。在此之後,我國又研發了80式鋼盔,這是解放軍首次裝備的國產鋼盔。80式鋼盔可以抵禦戰場的低速彈片和手槍的攻擊,在80式鋼盔服役後,戰士們的死亡率和頭部受傷率明顯下降,有利改善了戰場局勢。

在90年代,我國吸取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用凱夫拉材料製造頭盔,凱夫拉在中國常被稱之為芳綸,防彈能力比鋼板還強,重量也更輕便。我國在90年代初製出了02式芳綸頭盔,隨後又在02式頭盔的基礎上改進了出了03式頭盔。目前中國大部分野戰軍裝備的都是03式頭盔,其後的11式頭盔在2015年的大閱兵中首次出現,在11式的基礎上我國又改進出武警15式頭盔,目前主要裝備一些特戰部隊。


我們都知道頭盔的設計目的是為了保護士兵的頭部,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增加更多的輔助功能才是發展的方向。15式頭盔恰恰滿足了這兩個需求,15式頭盔大多為武警裝備,與傳統的防彈頭盔不同。15式頭盔在前部安裝了夜視儀外接基座,在兩側安裝了通用導軌,用於外接手電和紅外燈等設備,可以讓戰士們在夜間清晰的捕捉到目標。

同時,部分的15式頭盔還在盔頂附上了魔術貼,用來貼附敵我識別標誌或其他附件,整體構造有著濃厚的“特戰風味”。隨著科技的發展,我軍對於單兵裝備越來越重視,新頭盔的計劃也開始落實。最近媒體所報道的15A式頭盔,就是15式頭盔的改進型,這種頭盔將會佩戴在我國陸軍的一線步兵身上,成為陸軍特種作戰的標誌性頭盔。

由於陸軍數量龐大,處於實用和經濟考慮,大批量裝備的15A式頭盔省去了兩側的墨魚乾導軌,但是保留了最重要的夜視儀基座。從這個細節中我們就可以看出,我國已經為一線野戰軍普及夜視儀了,解放軍的夜戰能力也將得到提升。我國的單兵裝備一直是軍迷小夥伴口中的“糟點”。如今這一短板正以極快的速度補齊,相信不久之後,我國的單兵裝備便會處於世界頂尖水平,到那時,我們的戰士才會真正的沒有後顧之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