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一個人的人品?

我的體會是,一個人在最不設防的時候的表現,通常是他人品的底線

。比如這幾個典型的考驗底線的場景:

  • 周圍完全沒有監督的時候:舉例來講,這個人究竟在什麼樣情況下會忍不住闖紅燈,就代表了這個人對遵守交通法規的底線。有交通警察時相信我們沒有人會闖紅燈。可是無人值守的路口呢?深夜無人值守的路口呢?深夜獨自駕車通過無人值守的路口呢?
  • 對待最不相干的人的時候:脫離了熟悉的生活圈子,偽裝的面具自然會脫下來,此時的所作所為也是考驗人品底線的試金石。比如他如何對待不小心碰到他的路人,對待路邊的乞丐,對待旅途中偶然同路的旅伴?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人品?


  • 同最熟悉的人相處的時候:比如同父母、夫妻/男女朋友、兄弟姐妹、熟悉的朋友相處,由於無需佩戴面具,人都會非常放鬆,對待這些人的表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個人人品的高下。古時舉孝廉,雖然對一個人全面能力考查有失偏頗,但是對衡量人品來講還是靠譜的標準。
  • 事關自身重大利益的時候:兩人一同撿到一分錢,也許沒有人在意誰放到自己錢包裡,可是如果是一萬元呢?十萬元呢?一百萬元呢?遇到重大利益,類似分房子姐妹失和、分遺產兄弟鬩牆、各種競賽比賽選手互使黑招、爭名額同窗反目等等故事我們已經聽的太多。
如何判斷一個人的人品?


  • 遇到危難緊急情況的時候:泰坦尼克上的故事我們都很熟悉,就不用重複了。活下來的慾望足以讓很多人放下任何底線,但是唯有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此時仍然保持自己底線的,才是真君子。
  • 其他還有各種極端情況,比如精疲力竭的時候、山窮水盡的時候等等都容易看出一個人人品的底線究竟在哪裡。

當然,要了解一個人的人品,只需靜靜觀察即可,無需通過刻意安排的“考驗”來探究這個人的底線,這非常愚蠢,而且若被識破反而會適得其反。另外,所有的底線都是隻看行動,不看言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