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性行情依然明顯

結構性行情依然明顯

週一市場繼續呈現震盪下跌的格局,兩市各大指數小幅低開,隨後出現分化,滬指振幅加大,好在隨著尾盤金融板塊的集體異動,國企改革板塊繼續走強,滬指微跌報收。但在蹺蹺板效應的壓制下,創業板走勢較弱,跌幅超2個百分點,題材類個股全線回落,兩市分化明顯,短期指數上行的壓力較大。盤面上看,醫藥、軟件服務、傳媒娛樂、石油、白酒、家電等板塊均走弱。同時,今日市場量能開始縮小(滬市全天成交1459億元)。隨著目前仍處於重壓力區,震盪清洗浮籌仍是主力的選擇,但是近期政策預期出現改善信號,有助於市場情緒改善。此外,隨著長生生物事件的不斷髮酵,垃圾股、問題的炒作也或將迎來標誌性轉折,以後炒作的概率也將逐步減小。所以,目前市場已經發生較大的變化,操作上還的迴歸到優質標的中去,尤其是業績支撐明顯下中期成長性良好的標的,逢低還可繼續低吸跟蹤。總而言之,重塑市場信心需要時間,但目前A股市場有望維持可持續且可參與的超跌反彈機會。

週一財經要聞:一、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定於7月31日(週二)上午10:00在廣東省人民醫院報告廳召開專題新聞發佈會,介紹我國醫療技術能力和醫療質量水平雙提升有關情況。二、鄉村振興戰略實施開局起步,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穩中向好。三、國家能源局:上半年分佈式光伏發電同比增長72%。四、7月30日,人民銀行公告稱,考慮到月末財政支出力度加大,在對沖逆回購到期等因素後還將推高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今日不開展公開市場操作。鑑於當日有130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淨回籠1300億元。五、商務部明確2018年商務信用建設工作重點。

週一兩市震盪收跌,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2869.05點,下跌0.16%;深證成指報9181.94點,下跌1.23%;創業板指報1559.64點,下跌2.19%。盤面上,運輸設備、建材、化纖、鋼鐵等漲幅居前,醫療保健、醫藥、酒店餐飲、釀酒等跌幅居前;概念股方面,鐵路基建、低碳經濟、建築節能、一帶一路等漲幅居前。技術分析:週一A股繼續開局不利。雖然大盤一度在基建等權重帶動下迅速拉昇並直逼2900點關口,但受到創業板單邊下挫拖累最終衝高回落直至翻綠,最終兩市指數與個股普跌一片,滬深兩市雙雙殺跌,日線的KDJ指標形成高位死叉叉,滬指今失守5日均線,急跌急漲的態勢顯現。從日線級別來看,目前大趨勢未破,下方2850支撐猶在,等待洗盤後的繼續上行。創業板指方面表現較差,跌破箱體上沿後再次回到箱體內部,關注下方1550點支撐。我們把2016年1月底上證綜指2638點以來的市場定性為構築箱體震盪的大圓弧底形態,類似於1994年7月到1996年1月、2002年1月到2005年6月、2012年1月到2014年6月,市場在震盪過程中估值水平不斷下移,以時間換空間,形成中長期圓弧底。當前A股整體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區間,疊加政策面的利好,市場存在強勁的反彈需求,但在風險因素並未完全消除的情況下,A股仍將呈現震盪向上格局。綜合分析:當前A股整體估值處於歷史底部區間,在半年報業績相對樂觀的背景下,此前的調整使得市場“賺業績的錢”的空間可觀,大盤有望震盪上行。從投資方向來看,未來的市場主線將聚焦消費升級、產業升級,以及政策受益的金融、週期等傳統藍籌股,資金進一步向相關優質公司聚集。展望八月,市場底部已經出現,A股將迎來底部反彈的重要窗口期,結構上“寬信用”邏輯首選金融週期。

熱點展望:股權轉讓成了最好的變相借殼上市方式,上市公司與投行以時間換空間,通過股權轉讓“繞開”重組新規。構成借殼上市有兩個前置條件:其一、控制權變更;其二、置入資產超過上市公司前一年資產規模。只要成功規避其中一個條件,就無需構成借殼上市審核,中介機構通過股權轉讓“曲線救國”。按照資本運作套路,新晉大股東取得公司股權以後,會加快資本運作的進程。比較典型的就是注入自己旗下資產,以進一步增加其股權和控制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