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區股份合作公司謀求變局,城中村產業搶抓大灣區機遇!

7月30日,福田區股份合作公司投資策略交流會在榮超商務中心舉行。本次活動由福田區集體辦主辦,建設銀行福田支行承辦。旨在引導福田區股份合作公司適應現代經濟發展需求,提升市場分析與投資策略綜合能力,探討股份合作公司在大灣區背景下的轉型之路。

目前福田區股份合作公司以物業出租為主要經營方式。雖然近年轄區內投資物業舊改項目有所發展,但是多數還是按“銀行出錢,股份公司出地”的傳統模式。在股份公司土地資源匱乏的情況下,這種“蓋樓、收租”的經營方式顯得過於簡單粗放,未能達到利潤的最大化。隨著產業結構調整,低端企業被逐步轉移淘汰。發展空間將越來越小,抗風險能力差、發展路子狹窄等問題將愈發突出。所以謀求創新、尋找更多的投資渠道和投資方式成了當務之急。

深圳城中村社區住房租賃市場典型項目探索模式一覽表

福田區股份合作公司謀求變局,城中村產業搶抓大灣區機遇!

  • 福田區領導朱偉華表示,集體經濟要敢於突破物業租賃和土地資源的侷限,推動股份集體經濟多元發展,尋找新項目,著力打造龍頭產業,帶動股份集體經濟騰飛發展。
  • 建設銀行深圳分行副行長張躍雲表示,要按照長租普惠,助力安居的原則,通過金融服務鼓勵集體經濟進軍長租長住項目。

自1992年以來股份合作公司和集體經濟先後實現了農村城市化和工業化的兩個轉變,目前進入到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福田區集體經濟迅速壯大,人均收入大幅提升,村民的精神面貌一新,成為深圳城中村改造提升的一個亮點、一道風景。

福田區集體辦主任陳作智表示,而在充滿全新挑戰的新時期,如何兼顧大膽創新和腳踏實地,發展高端產業,推進產業轉型升級?

福田區股份合作公司謀求變局,城中村產業搶抓大灣區機遇!

本次交流會歸集專家和金融機構的資源,

提供智慧思路和策略方案。

城中村的村民房完全可以告別散租短租模式,轉向統租長租模式。

相關專家指出,在大灣區背景下,深圳社區租賃市場向長、優、穩轉型,村股份合作公司要適應租賃市場的新需求新變化,利用自身房源優勢,主動進入整租長租市場。目前福田區水圍村檸盟人才公寓、玉田村整村整租項目都代表了未來的長租發展方向。村股份合作公司持有相當的產業空間,對此專家建議走產城融合的道路,可以自辦或與政府和大型企業聯辦產業孵化園,重點是提供增值服務,包括金融支持和專業服務。

發展長租房項目,改造成本在每平方米3000元左右,一個大型項目的投入在大幾千萬甚至上億。對此建設銀行深圳分行推出了建融家園的長租普惠金融計劃。

建設銀行還推出了建融公寓APP,相當於給租客一個房源淘寶網,可以隨時尋找房源並切入金融服務。建設銀行福田支行一直關注和支持福田股份合作公司的發展,從銀行服務的角度出發,建行與福田區集體辦在福田區股份合作公司業務上開展了深入的合作,協助區集體辦搭建“三資”監管平臺,提供一系列結算、授信等金融服務。更是對長租房項目進行了系列金融支持。深圳建行負責人表示,在目前良好合作的基礎上,未來繼續做好對福田區股份合作公司的服務工作。深圳建行的業務專家還詳細介紹了建行住房租賃、普惠金融、個人金融理財及增值服務。

深圳市福田區博士交流協會會長、房地產金融學博士黃逸昆給大家作了《大灣區背景下的房地產市場分析及村股份公司的投資機構》的主題培訓。就大灣區房地產市場趨勢、房地產業投資轉型、產城融合發展動向、整體租賃發展動向、村股份公司投資機會進行了高屋建瓴的分析與指導。福田區15個股份合作公司的董事會領導班子成員和股民代表參加了交流會。

股份合作公司代表莊先生在交流會結束後向記者表示,作為股份合作公司的負責人,我們也在思考盤活出租物資源,走品牌化標準化租賃模式,或是走產城融合,辦產業園孵化增值項目。本次交流會,福田區政府、集體辦和建設銀行提供很多智慧和策略,特別是金融服務和專家團隊將給我們很多實質性的支持。


來源 深圳商報

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黃青山 馬小晗 實習生 楊璐璐 通訊員 上官愛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