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我們最謙卑的野心

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

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

楊瀾

7月22日 09:10 來自 iPhone 6 Plus

“融合”是特奧會的核心理念。

智障人士與普通人結成融合夥伴共同比賽,特殊學校與普通學校結成融合夥伴開展交流,企業為特奧運動員提供力所能及的就業機會,醫療機構為他們提供體檢……

特奧運動員”我不需要你的憐憫,我要贏得你的尊重”的努力,激勵了全球數以百萬計的志願者。幫助與被幫助,關心與被關心,是相互的。

一位特奧運動員的母親說:“我曾經抱怨命運的不公,後來深深地感受到,是我的孩子成全了我。”在這個世界上,有人鼓吹歧視、隔閡和仇恨,這更顯示融合的偉大意義。真正的改變從愛開始!

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
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
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
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

人生不是一次百米跑,而是一場馬拉松。

參加過運動會的人都知道,百米跑屬於爆發力的比賽,就那麼一百米,是否能贏就在一瞬間。

馬拉松則是一場考驗耐力的比賽,全程42.195公里,真正要贏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

漫漫人生路,有人喜歡轟轟烈烈,大起大落的人生。

有人則喜歡平平淡淡,簡簡單單的人生。百米跑,不論沿途經歷的痛苦還是看到的美景,只有一剎那,並不足以不代表整個人生。

馬拉松,勢必經歷上坡和下坡,順境和逆境,最美的回憶是克服困難的那個過程,這才更像一條人生之路。

一百米的輝煌成就,能讓人看到瞬間的爆發和一時的崛起,之後若過著稀裡糊塗或頹廢不堪的生活,並不覺得這樣的人生有多美好或值得驕傲。

相反,馬拉松的艱難收工,卻能彰顯不懼風險的決心和堅忍不拔的毅力,跨越諸多的艱難險阻,經歷跌宕起伏的人生,才值得被人樂道和稱讚。

面對人生的跌宕起伏,我們可以克服一時的困難,因為這並不難。

人生真正困難的,是持之以恆地去做一件事情,直到取得成功。

在這個過程中,你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孤獨。有獨到的見解,敏銳的嗅覺,既能以小見大,又能掌舵把航。

最重要的,你要有一顆謙卑的野心。

page

1

下面這個故事,你可能也聽說過。

同一個故事,不同時期閱讀,就總會產生不一樣的感悟。

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

1809年,他出生在鄉野,簡陋的木屋,牆角的蜘蛛網,是他對這個世界最初的認識。

那時,他很小,但很懂事。打柴、洗衣、挑水、拔草....

9歲的時候,母親意外去世,他的生命好像突然被摘去了太陽。

22歲時,第一次經商失敗。

23歲時,他決心棄商從政,競選眾議員,失敗,連續兩次失敗的打擊,他沉痛不已。放棄政治,再次從商。

24歲時,向朋友借錢創辦了自己的企業,經營不到一年,再次破產。在之後長達16年的時間裡,他在償還債務的巨大壓力下,艱難度日,四處奔波。

25歲,他再次競選州議員,這一次終於成功了。

26歲,和未婚妻訂婚,在他們快結婚之時,未婚妻不幸去世。對他造成了嚴重的精神打擊。

27歲,他心力憔悴,精神奔潰。

29歲,身體稍微恢復正常,就決定競選州議會會長,結果競選失敗。

31歲,爭取參加美國國會議員,依舊落選。

34歲,再次競選美國國會議員,再次失敗。

37歲,又一次執著的參加競選國會議員,這一次成功當選。

39歲,好不容易當選國會議員的他,想爭取連任,很遺憾落選了。

40歲,由於上次競選賠了一大筆錢,他改為申請州土地局局長,結果可想而知,繼續落選。

46歲,競選參議員,被擊敗。

47歲,競選副總統,慘遭失敗。

49歲,再次參選參議員,再次落選。

51歲,他成功當選美國第16任總統。

55歲,他連任美國總統。

56歲,美國內戰結束,他被擁護奴隸制的狂熱者刺殺。

他,就是亞伯拉罕 • 林肯(Abraham Lincoln),在他成功當選美國總統之前的近30年時間裡,從未放棄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他一共嘗試了11次,只成功2次。

他憑藉著非凡的毅力和決心,直至成功,併發布了《解放黑奴宣言》和改寫了美國黑人歷史。他有一句至理名言:

I walk slowly,

but I never walk backward.

林肯的故事,至少可以說明:沒有一帆風順的人生。

人的一輩子,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總會遇到磕磕絆絆,甚至大起大落。如何應對這些困難,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也是我們必須要獨自面對的事情。

因為這個世上,沒有人替你幸福,所以也沒有人替你受苦。

一切,都要自己面對。

有些人,碰一次壁,感覺受到羞辱,憤然放棄;另一些人,能看清事情背後的道理和機遇。

正確面對眼前的困難,他們不抱怨,不憤恨,因為他們心裡清楚,每一條艱難走過的路,都會最終通向不平凡的人生。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釋。

page

2

談到愛情或婚姻,

每個人都等待著

等待著一份屬於自己的愛情,

殊不知

有一種愛

叫白頭偕老,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愛情

似乎很常見,

走在大街上,

你都會經常看到相互扶持著的老人們的身影,

但這樣的愛情卻又最不常見

因為它是整整一生的見證

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

也許在網絡上

你看到過不少老爺爺、老奶奶的視頻,

也許你會感動,

也許你會羨慕,

看到兩老人相偎相依,

他們倆的相識、相知、相愛,

就是最美好的愛情故事。

因為愛而戀,

因為戀而知,

因為知而婚,

因婚而不離不棄

才走到的白頭偕老,

每對老人夫妻就是最美的愛情故事。

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

楊絳、錢鍾書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他們一生相伴六十餘年

他們從未吵過架,從學生時代一直攜手走向生命的終點。

這是最好的愛情,也是最好的婚姻。

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

對於現代婚姻,楊絳曾給出這樣的建議:

“我是一位老人,淨說些老話。

對於時代,我是落伍者,沒有什麼良言貢獻給現代婚姻。只是在物質至上的時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輕的朋友,

男女結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雙方互相理解的程度。

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賞、吸引、支持和鼓勵,兩情相悅。

門當戶對及其他,並不重要。”

婚姻始於感情,最後也應歸於感情,而不是被生活的瑣事煩擾,最後一地雞毛。

page

3

因為你,生活變得更有滋味。

愛情也好,婚姻也罷,都是一面鏡子,裡面看到的是最樸實無華的我們。也許美麗、也許醜陋,但都真實。

我們會為一個人變成更好的自己,也有可能因為一個人變得更加糟糕,甚至感覺不像自己。我們可以從愛情中看到自己的模樣,也可以從自己的樣子中看到愛情的好壞。

婚姻也是一場馬拉松,在整個過程中,兩個人會相互扶持和鼓勵,也會相互照顧和尊重,在不知不覺中,一起成長和進步。

當然,跑完馬拉松並不簡單,你們會一起欣賞到美景,也會遇到各自的誘惑和挑戰。這時候,別人的話都是湊熱鬧,只有你自己的內心,會給你正確的答案。你不可能總像比賽剛開始時的激情澎湃,你也會有疲憊和厭倦....

所以,想獲得一生的幸福,需要持久的耐心和堅持。

正如加拿大詩人安妮 Annie Johnson Flint 描述的那樣:

上帝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人生的路途花香常漫;

也未曾應許我們不遇苦難和試探,憂慮懊惱。

上帝卻曾應許生活有力,行路有亮光,試煉得恩助,無限的體諒,和不盡的愛。

不論經歷了什麼人間冷暖,最終你要知道: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

快跑的未必能贏,慢跑的未必會輸。

本文文字、圖片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版權聲明:“楊瀾說”所轉載推送文章,除非確實無法確認,瀾小生都會註明作者和來源。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與您共同協商解決。)

暢談

今日話題

# 餘生很長,何必慌張#

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

留言給我們吧!

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

《 最好的人生階段,永遠屬於下一個》

5.29|你準備好迎接人生的下一階段了嗎?

適逢50歲生日,楊瀾女士作為新時代女性的代表,走進了東方衛視紀錄片《中國老總》節目的鏡頭。

作為一檔直觀平實的對話節目,楊瀾女士也在節目中分享了自己少為公眾所知的面相,與正在踐行的夢想。

她曾採訪過3位美國前總統,5位美國前國務卿,經歷過3次中國申奧。

在時代發展的每一個節點上 ,似乎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從主持人到製片人再到企業家,她一次次成功實現了轉型,在每一個巔峰時刻,仍然不斷堅持超越自我。

她總是不滿足於已經取得的成就,反而喜歡不斷打破自己的侷限。

對楊瀾來說,最好的人生階段,永遠屬於下一個。

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致我们最谦卑的野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