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瑞希:聽說,你想找一份前景好又適合自己的工作

孫瑞希:聽說,你想找一份前景好又適合自己的工作

1、你的職業正在幫你實現人生的目標嗎?

張楠、成子峰和李豔麗正準備去上班。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城市,個性特點、工作內容各不相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他們都在為自己的職業生涯憂心忡忡。

23歲的應屆畢業生張楠(化名),緊張焦慮中摻雜著興奮。距離畢業還有幾個月的時間,畢業後就正式進入這家公司,這是她來報到實習的第一天。“我出生在農村,父母辛苦供我讀了16年書,今天就是社會檢驗我學習成果的第一天,我的心情既激動,又慌張,”她說,“我想打電話給父母,可抓起手機又放下了。我的父母也並不瞭解如今的就業趨勢。我能適應這個來之不易的崗位嗎?領導會賞識我嗎?如果我做得不夠好,會不會被辭退?”

43歲的成子峰(化名)曾經來我參股的企業面試過財務總監,他感覺職場打拼20年,如今進入了瓶頸期。“20年來我努力學習、恪盡職守,也掌握了一些專業技能,走上了高級管理的崗位,接下來還能做點什麼才能突破這層天花板?孩子處於青春期,我希望有更多的精力關注家庭,我想擔任更高的職務,又不想因為無盡無休的加班而影響家庭生活,我該怎麼辦?”

李豔麗(化名)52歲了,她說站在52歲的人生之路回望,感覺自己的職場像個冷笑話。她是一家大公司的職員,技術也還算精湛,“我20歲參加工作,努力了30幾年,這一路上,不知送走了多少曾經一起前行的夥伴。如今,隨著大批青年員工的湧入,我覺得自己越來越不適應這個公司了,我想提前退休,但我又沒有賺到足夠的錢來徹底告別工作,如果不退休,如何應對這索然無味的工作?我該怎麼做?”

張楠、成子峰和李豔麗並不是個例。諮詢機構未來公司在2015年對23個國家的15000多人進行了調查,根據調查形成了一份全球監控報告,該報告稱,世界各地的職場人都在躁動。在全球範圍內,58%的人極其迫切地想要一份好的工作和職業,而在21-35歲的人群中,這個比例高達64%。在所有年齡層中,53%的人都迫切地想要學習新技能、提升自我。

2、如果你不知道要到哪裡去,那通常你哪裡也去不了

今天,人們對職業生涯的重視,超過了以往任何一個年代。什麼是成功的職業生涯?在滾滾的時代車輪中,這個答案一直在不停地變化。唯一不變的是,人們都在拼盡全力應對職業生涯中的全新挑戰。

在瞬息萬變的商業世界,90後擁有的工作保障已大不如前。雖然他們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擁有更多的創新能力和個人品牌理念,但要取得長遠的成功,他們仍需更多的社會歷練和基本技能。70-80後,多數已成為某一領域的專業人員,但他們仍然無比焦慮,他們的行業、崗位不斷迭代變化,他們的職業生涯起伏不定。而那些臨近退休的人們則發現,相較於前輩們的“安享晚年”,他們更希望能以一種新的工作形式,持續的發揮影響力。對於大多數人而言,我們工作的時間比睡覺的時間長,工作是我們一生中無比重要的事情,我們常常為工作擔憂,並因這些擔憂而做出各種各樣的調整和努力。

可是光靠努力是沒有用的,你的努力必須有點方向。連個人生方向都沒有你想取得什麼成功我們應該把目光聚焦到如何在這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創造出一系列嶄新的工具、技能,來為我們職業生涯的每個階段都提供幫助。

一大波新興的行業裹挾著嶄新的崗位如大潮般洶湧而來。互聯網、雲存儲、大數據、人工智能、共享經濟、知識付費、斜槓、外包、創業式就業……這些新名詞曾經讓人眼花繚亂。然而,在這場職業革命裡,大多數人都沒有準備好如何應對。

根據未來公司的調查,超過七成的美國人贊成“我會更多地根據我能有多快樂來決定未來的職業,而不是能賺多少錢”。但是就在同一項調查中,上班族們又表現出,金錢是影響工作選擇的頭號因素(86%的人贊成),緊隨其後的就是福利(82%的人贊成)。

奧美互動全球CEO布萊恩.費瑟斯通豪說:“在全球經濟動盪的背景下,對於追求幸福感最高的工作,我們正在逐漸喪失熱情。我們期盼夢想,但懼怕現實。我們認識的那個世界已經變了,而且變得更快。我們需要用新的方法來尋找工作,用新的方法來建立可持續的職業生涯。正確的做法並不是拋棄我們所知的一切,而是選出其中有用的部分,將它們置入全新的環境,並將傳統的智慧和新的環境結合起來。”

3、

個體存在差異,但面臨的生涯挑戰本質並無差異

我從事職業發展主題指導的時間已經有10年了。追溯到10年前,我以中慶建設集團人力資源經理的身份為員工開展了多場內部的培訓講座,我們與北大縱橫管理諮詢集團合作,為員工設計了多通道的職業發展路徑,並與核心人才管理培養和企業培訓體系有效銜接。同事們對課程的熱情令我頗感意外。

在過去的7年裡,除了創業、求學,我還參股了幾家企業,每年都有大量的時間在海外。這種生活妙不可言,節奏快速又高度緊張。後來我開始注意到,除了本職工作,我的日程裡,非工作內容的生涯諮詢越來越多。他們中有企業主、醫生、軍人、職場新人、學生等等。隨著輔導的人越來越多,我發現我給他們提供的建議並沒有什麼不同。也就是說,雖然每個人的社會地位、所處的行業、從事的職業大相徑庭,但他們面臨的職業生涯問題的本質並無差異。

2017年下半年,一個朋友建議我將生涯管理的一部分手稿錄製成音頻上傳到喜馬拉雅FM上。這些素材摻雜了一些商業知識,嚴格來說,並不算嚴謹的生涯管理知識。在喜馬拉雅FM,這個專輯收穫了12萬多的播放量,後來又收到某知識付費平臺的課程合作邀約,希望買斷這個專輯的版權,製作付費音頻。

我逐漸明白,在商業環境劇變的今天,人們對職業生涯的與時俱進有著強烈且不斷增長的需求。布萊恩.費瑟斯通豪說:“我們的大學、研究生院和公司也許能教授世界上最好的技術和商業技能,但是世界各地才華橫溢的人們卻依然不知道,該如何將所有的建議、見解和最佳實踐經驗統合成一份連貫的職業規劃,這令他們感到困惑和灰心。

與10年前相比,今天的職場幾乎已經變得面目全非了。許多曾經在上一代人身上奏效的就業技巧和職場策略在今天已完全失效。儘管還有一些經典哲理仍是至理名言,但今天的職場中人還面臨一些獨特的挑戰。

4、不僅要找到熱愛的工作,而且要建立熱愛的生活

今後我將在這片文字自留地與大家分享更多的原創文章,包括:職場思維、框架、工具、實用性建議和案例等等。為保護當事人隱私,我在文章中所提及的案例人物都會做化名處理,對案例涉及到的細節也會進行加工。在這些文章裡,你可以通過當事人的生涯案例,獲取他們的經驗,得到寶貴的啟示。

春節時和朋友通話,他問我:職業生涯到底是為了取得成功還是為了發現快樂?這裡,將布萊恩.費瑟斯通豪的一段話送給大家:於我而言,構建一段成功的職業生涯的目的並不僅在於找到你熱愛的工作,而且是建立起你熱愛的生活。

我們需要一眾包容了生活中所有方面的工作哲學,它能夠知道我們如何保持進取之心並追求成功,同時不犧牲家庭、朋友、健康、理想等珍貴的東西。我們需要一套能伴隨著我們一起變化和成長的工具,畢竟生活中的每個瞬間都可能讓你的觀念和目標發生重大的變化。

我誠摯地希望今後在職業發展領域的文字輸出能在某種程度上激勵你獲取最穩定、最完美、最持久和最快樂的職業生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