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自己的另一半

“另一半”一詞是來源於古希臘神話,傳說在太初之時,是沒有男女之分的,有些說法是雌雄同體,有些則分為男男,男女,女女三種人類。但因為人類的傲慢,上帝決定要把同體的人類割開,削弱他們以作懲罰,於是人類分成了男性和女性。最後上帝把一分為二的整體,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讓人類一生的心思都只放在尋找他們失去的另一半之上。

事實上有另一半確實很重要,在科學也有證實,比如時常跟另一半一起入睡的人相較於單身的人來說,不僅比較健康,還比較長壽。因為情侶一起睡覺是一種親密的行為,能夠為彼此帶來安全感的提升,從中降低一種控制壓力的荷爾蒙,達到舒緩壓力的效果。

做自己的另一半

也許大家聽了另一半的起源,會更加相信世上是有靈魂的另一半,認為找到那另一半是愛情中的命定,找到了才會完整。那麼人類真的如神話所說,人類真的分裂了嗎? 其實這所謂另一半的神話,是愛情中最大的陷阱,如果你相信了,那就等於把愛情放進一個框架裡,也放在賭桌上。

當然人之所以希望有另一半,歸根究底是在日常生活中積累了太多的負面情緒,例如害怕,擔憂,恐懼或焦慮不安等等,其次就是寂寞,於是便希望能夠找到一個伴來安慰自己,或是轉移生活煩惱的視線,所以更希望身邊的那個就是存在的,避免增加自己在感情上的焦慮不安。

因為有了這個人,我們可以在生活注入正能量,更好的體驗愛。只是怕有人拿另一半當作是索取自己缺失的道具,希望這個人能配合自己的需要,這可能是為了充補過去的失敗經歷,可能是為了物質的需求,也可能只是為了充補寂寞。但這樣的愛情很難長久,因為只是在扮演拯救者和受害者,假如受害者慾求不滿,又出現更好的拯救者時,這樣的愛情真的能繼續嗎?

做自己的另一半

除此之外,人們更經常去懷疑找到的對象,是否就是"對"象。以害怕懷疑的心態去愛的人,常常幻想自己面前的是件虛假的,最常見的質疑是,查看手機記錄、你有多愛我、有打算結婚嗎、我和你媽掉進水裡先救誰、我老了你還會愛我嗎等等。

這些問題都很諷刺,彷彿愛情是要尋求分開的原因,而不是幸福的理由。這一切都促使人不能集中精神去愛,不但慢慢忘記了自己,也失去了愛情帶給個人成長的可能性。

說到底,還是自己騙著自己,不清楚自己想要怎樣的愛情。既然不知誰是自己的另一半,於是不斷追求,跟不同的對象交往,希望能夠更快的找到,卻在尋求的過程中不斷磨滅對愛情的信任,又或者懷著一箭中紅心的態度,過於執著地等待那個人的出現,錯過體驗愛情的機會。

在愛情中人們都忽略了世事無常,只是一味希望能夠找到適合自己的另一半。而人是最善變的對於,在不同的年齡層和環境之下,都會有不一樣的需求,對你而言,現在所追求或等待的那個所謂對的人,也許再過五年,十年,二十年,你便會發現在那個人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因為你的需求在改變的同時,他也不斷改變。

做自己的另一半

愛情是滿足當下慾望的表現,或許你會覺得這樣就成為了受害者的角色,但我認為兩者是有差別的,因為滿足是個中性的詞語,可以是付出也可以是索取,而受害者只知道索取,是自私不是愛,當然能夠做到滿足當下慾望,不但要清楚知道自己內在的需要,還需要有一顆可以隨時去愛的心身。

終於,慢慢發現,原來另一半就是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