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7月14日下午三点,松果生活联合自如在Z-SPACE举办了一场名为“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的分享会,这也是居住生活品牌自如发起的“银杏树下的分享者”系列沙龙之一。活动特邀松果生活创始人魏一平担任嘉宾,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当记者时上山下乡的那些事儿。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魏一平

松果生活创始人、《三联生活周刊》主笔

2005山东大学(威海)英语系毕业;2008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毕业;2007年加入三联 历任记者、主任记者、主笔,报道领域集中在重大社会事件、大案要案、商业专题;2015年负责创办三联旗下生活方式活动品牌松果生活。

自媒体时代,新闻理想过时了吗?

松果生活 X 自如在Z-SPACE 分享会摘录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今天我分享的话题是“自媒体时代,新闻理想过时了吗?”,这个问题也是这些年媒体同行之间讨论最多的。比如说最近的泰国普吉岛沉船事件,这种突发新闻的整个社会反应和五年前有着很大的不同,一个是事情发生到了第三天的时候,已经没什么人关心了,因为新的话题重新占据了我们的朋友圈;另外一个是,很多自媒体的文章只是就其中的一两个人物来写,用很长的篇幅描绘他们的故事,但其实你看完后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在现在这个信息碎片的环境下,很多事情你还没有反应过来,或者你根本无法了解到事情的全貌,下一个新热点便又出现了,这就是我们现在所处的自媒体时代——新闻事件一点都没少,少的是关于事件本身事实性的新闻报道。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说到底什么是新闻?关于新闻的定义国内外都有,但是按照我的理解就是,事实便是新闻的核心,这恰恰是这个时代所欠缺的。现在流行观点站队,没有人真正关心背后的事实性元素。很多事情,我们感觉报道铺天盖地,但沸沸扬扬之后其实并没有多少事实信息,也很少再有媒体持续地深入去跟进,喧嚣过后,一地鸡毛。

那么,如何来理解新闻理想呢?我不知道这个词儿最早是怎么来的,在西方的社会环境中,媒体被称为是在行政、立法、司法之外的“第四权力”,新闻工作者在法律框架内对另外三种权力进行监督。比如最近一部名为《华盛顿邮报》的电影,故事讲述的是越战期间发生的一起五角大楼泄密事件,很多人只是看到记者们逼近事实的勇气,却忽略了这背后各种法律问题的博弈与斗智斗勇。在我们的社会环境中,说一个人有新闻理想,往往会联想到“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这句话,的确这是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精神信仰。但放在现在这个时代语境中,如果只是把新闻理想理解为“为弱势群体发声”,可能有点偏颇了。与立场相比,我更倾向于把新闻理想理解为“对事实的追求”。记者这份工作,对我来讲,最大的吸引力与成就感,就在于满足我对这个世界的好奇。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经历。2005年,我在山东读本科,当时对自己所学的英语专业不太感兴趣,一心想做记者,考研的时候就跨专业考取了复旦的新闻学院。2007年初,研究生开始实习,我跑到北京找到《三联生活周刊》,先从实习记者开始,后来留下来工作,在社会部做记者,后来又做到主笔,直到2015年才开始转行,负责三联旗下一个生活方式品牌松果生活。在来三联之前,我曾在日报、晚报、电视台、广播电台等媒体实习过一段时间,后来发现还是更喜欢周刊这种媒介,可以兼顾时效性与深度性,所以,三联成了我心心念念的向往之地。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在《三联生活周刊》做社会记者,基本上一年的日子就可以按周来计算。每周二是我们的选题日,当天会把一周的选题定下来,社会记者的选题大都有时效性,所以经常是周二下午选题定下来,当晚或者第二天一早就飞走了,一般先飞到省会城市,然后换成大巴到地市,换中巴到县城,再从县城乘坐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争取周三晚上到达新闻现场。那些年。我去过很多可能这辈子不会再去第二次的地方,它们可能永远不会出现在旅行者的名单上,但却是我们了解中国最不可或缺的途径。接下来我就分享三个案例,也分享一下我对新闻的理解。

第一个,是一起匪夷所思的案件。今天,四号线天通苑已经成了比较繁华的居住区,很多人不知道,十年前那里还是一个住着一万多人的典型的北方农村。2009年11月23日晚上,村子里一个名为李磊的小伙子,喝了酒后到大兴黄村的出租房,把父母、妹妹、妻子和两个儿子全部杀害。四天以后,犯罪嫌疑人李磊在海南被警方抓获。11月的北京已经很冷了,这个案件让全城都弥漫着一种压抑的感觉,如今回忆起来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冷,是那种北方刚刚入冬时的干冷。当时四号线还没有开通,作为四号线的终点站,天通苑那个地方满目荒凉,我和同事先去做了一周的调查,对李磊这个人和天通苑这个村子做了个大概了解。

李磊平时比较蔫,不太爱说话,从小被父母严厉教育,后来找了一个河南的妻子,两人一起做小生意,不管是在父母还是妹妹、妻子眼中,他都是一个不求上进、没有成就的印象。他的这种压抑的情绪伴随着整个人生,也没有什么发泄口,一直到2008年,因为要建设地铁四号线,整个村子要拆迁,天宫院的土地资源丰富,是个拆迁大村。这个村子曾经有辉煌的历史,90年代开始凋敝,如今又因为拆迁补偿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半年时间,整个村子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很多人一夜间变成了千万大户,老手本分了一辈子的农民,在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面前,如何理性看待?这其实特别考验人性。所以,村子里就出现了一批怪现象,离婚的、赌博的、兄妹反目的、姊妹吵架的,原有的农业生态被颠覆了。

在这种环境下,作为记者,本能地会想去探究李磊的杀人动机,但分析个体的深层动机,也许是最难达成的任务,即便对犯罪心理学家来说,都是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只能让大家了解更多背景信息,帮助大家去理解这件超出常人认识的凶案,这样才能逐步消解恐慌情绪,理性反思我们的生活。

第一波围绕案件的报道出来后,我们又继续采访了李磊妻子的家人、朋友等,其实了解越多,困惑就越多。隔了两个月,我记得是北京冬天最冷的时候,三联又做了一个封面故事,围绕着天通苑这个村庄的演变,写了一个北方农民的群像故事。这个专题看起来与李磊案似乎没什么直接关系,但对于三联来说,我们还是想在事件之外,尽力提供更多元更完整的信息,来记录这个时代。

第二个事件是2010年8月23日菲律宾马尼拉劫持香港游客事件。当时我是通过凤凰卫视的直播,目睹了整个劫持事件的全过程,一名退休的马尼拉警察持枪劫持了一辆满载香港游客的大巴车,经过十几个小时的艰苦谈判,最后谈判破裂,警察强攻,又因为一系列不专业的救援行为,导致人质被杀。

带着一系列疑问,两天后我赶到了事件现场——马尼拉市中心的一个广场,这是马尼拉的著名旅游景点,现场堆放着一些追思逝者的鲜花,天下着小雨,两天前在这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是电视直播没有呈现出来的?为什么谈判会破裂?负责营救人质的特警为什么会看起来那么不专业?我脑子里满是问号,但在人生地不熟的异国他乡,如何去解开这些问号,说实话,我心里也没底。

第二天一早,就开始了紧张的找人采访的工作。做记者,就是要抓住每一个线头,顺藤摸瓜,找到那个最了解情况的人,在三联,他们被称为核心信息源。能求助的人问了一圈之后,都让我等消息。我在酒店呆不住,就出门溜达,很偶然地看到一群穿着黑色制服、扛着长枪的特警在路边休息。他们的穿着和装备跟那天营救人质的警察很类似,我就过去攀谈。没想到,他们并没有什么戒备之心,很开放地跟我聊起那天的劫持事件,当天参与营救的警察就是他们的同事。

就这样阴差阳错的,我找到了当天负责营救的菲律宾首都及中央大区特警部队,还通过人民日报驻当地记者的帮忙,采访到了当天的行动指挥官。或许在大家的印象中,特警部队都是很神秘的、封闭的,但当时让我震惊的是,这里的特警营区很开放,甚至有些自由散漫,来访者可以径直进出,甚至能直接打听到他们司令官的办公室。他们对待记者的态度也很坦诚,在指挥官的引荐下,我还采访了当天的首席谈判代表,全面了解了当天营救的全过程。

这些了解了以后,我的疑问就集中到了一个点上,那就是菲律宾的警察训练机制到底是什么样的?为什么整个营救过程都显得那么不专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这是我们面对一个新闻事件时,必须要去回答的疑问,新闻不只是告诉你发生了什么,还应该去解释,为什么会这样。要了解菲律宾警察的真实现状,只是通过官方渠道,肯定是不全面的。于是,我到处打听,哪里有退休的特警,最后通过当地一个小混混帮忙牵线,采访到了他的叔叔——一个从特警部队提前退休每天都在借酒消愁的人。他住在马尼拉的一个贫民区,家里有一大帮孩子要养活,生活压力很大。通过他的讲述,解答了我大部分的疑惑,原来菲律宾警察的组织训练是这样的。

一个人、一个事件,往往是新闻的由头,是我们最初的好奇心。但在关注个体因素的同事,我们不应该止步不前,也应该继续去追问集体的因素,去追问体制的因素。马尼拉人质劫持事件,属于那种在陌生的场景、陌生的文化中发生的极端事件,对此,我们更应该保持一颗旺盛的好奇心,放下偏见,不断追问。所以,最后的报道,我取的标题叫《对不起,这是菲律宾》,也是希望通过剖析这个事件来帮助大家理解这个国家。

最后一个案例,是有关丁书苗、刘志军、张曙光等人关联的铁道部的贪腐案。这三个人的结局都一样,都进了监狱。先是山西女老板丁书苗被抓了,紧接着当时风头正劲的铁道部长刘志军也被抓了,没过几个月,风光无限的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张曙光也被抓了。这三个人出事,表面看跟我们的生活关系不大,但其实他们所做的事与我们息息相关。从绿皮火车年代,到红皮火车,到高铁时代,交通方式与效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是如何快速进入高铁时代的?中国的高铁技术为何能在短时间内突飞猛进?这一切,可能还得源于刘志军上任铁道部长之后提出的“跨越式发展”。这个事情说起来有些复杂,背后包含了中国铁路的发展路径、政治权力的运行机制、以及这中间出现的个人因素。

为了让高铁快一些跑起来,如何引进列车就是个棘手的问题。这个张曙光,就是当年负责中国高铁引进谈判的首席谈判代表,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筹码设计,用市场换技术的策略,逐步完成了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路径。就是这样一位对高铁发展有过莫大贡献的功臣,为什么成了阶下囚?庭审时,张曙光供述,其为了参评院士,多次受贿,这背后体现的又是一个别具特色的科研体制问题。而那个山西女老板丁书苗的故事,更是传奇,一个小学没毕业的农村妇女,如何通过个人钻营,充分利用了铁路运行机制中的缝隙,慢慢成为铁道部长的座上宾。

有关铁道部的这一系列调查,说实话,并没有太多实质性的材料。但是,我们没有囿于他们的犯罪行为去做推论,而是通过调查,去更加全面地认识铁路系统这个庞大的体系是如何运行的。

这三个案例,都是从个别人、个别事件入手,但其背后所折射的,都是这个时代的公共议题,是一个系统在运行多年后发生的极端事件。所以,如果让我来总结我的记者生涯,那就是它为我认识这个世界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学会在看到一个新闻事件的时候,不着急做单一的理解。这个世界是复杂的、多面的,人也是,没有简单的黑白之分,但也正是因为这复杂性,世界才充满了丰富性。即便是我离开新闻采访一线几年了,但我还是对过去那8年的记者生涯满怀感激。尤其在社交媒体流行的今天,我们不应该为了简单追求阅读量就着急表态站队,而放弃了对事实本身更加深入的追问。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生活便利,但在认知世界的深度与广度上,似乎很容易走向一个相反的方向,舆论的过度喧嚣反而容易淹没理性思考,这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警惕的。

魏老师的电影推荐

MOVIE 惊曝内幕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劳埃尔·伯格曼是CBS电视台“60分钟”节目的王牌制作人,和德高望重的节目主持人迈克·华莱士向来合作无间。乔佛瑞·维根刚被大烟草公司解雇,他的人生似乎瞬间坠入谷底。伯格曼收到一份显示烟草公司制造的香烟对人体有害的报告,找到维根来翻译。然而从这个时候开始,维根便感觉到有人在跟踪监视自己,并给家人带来极大的威胁。烟草公司提醒维根与自己签署的保密协议,他将不能公开任何有关香烟制造的研究给公众。维根不想失去医疗保险等等对家人生活的保障,然而又在备受良心拷问。他最终决定向外界宣布这一切,即使违反保密协议。他先和伯格曼录制了一集“60分钟”栏目,然后前往密西西比州出庭作证控告烟草公司。

然而,烟草公司比他更快一步申请了言论禁制令,他妻子带着两名女儿离去,“60分”栏目又遭到CBS禁播。这一切巨大的代价让人压不过气。维根和伯格曼成了单打独斗的勇士,他们面对内心的正义、勇敢,并一直坚持。

MOVIE 华盛顿邮报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本片聚焦1971年五角大楼泄密事件。汤姆·汉克斯扮演《华盛顿邮报》总编辑本·布拉德利,梅姨扮演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凯瑟琳·格雷厄姆与本·巴格迪坎要赶在《纽约时报》之前揭露一件历经四届美国总统任期、长达三十余年的庞大掩盖事件。这两个人必须消弭他们之间的差异,各自拿他们的事业、甚至人身自由冒险,让长久以来埋藏在黑暗深处的真相重见光明。

MOVIE 晚安 好运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这部电影记载了上世纪中叶美国一场轰烈的政治抗争,此次对抗冲突是美国新闻界和政治史册上不可或缺的一页。

在冷战的背景下,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Joseph McCarthy Himself)作为新兴政治人物崛起,他以反共产主义的政治立场而闻名。麦卡锡用强硬的手腕,搜集国会内的共产主义分子资料,实行高压的政治迫害,意欲掀起席卷政坛的反共风潮。

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的新闻记者爱德华(大卫·斯特雷泽恩 David Strathairn饰)和他的同事们对这个政治阴谋坚决抗争。他们用自己的新闻理想、新闻阵地,毫无退缩地与麦卡锡主义对抗到底,并把这个丑陋的政客拉下政治舞台。爱德华和他的同事,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自如Z-SPACE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银杏树下的分享者”是居住生活品牌自如发起的系列沙龙活动,将邀请自如的好朋友们及各行业大咖来到Z-SPACE,在百年银杏树下进行深度分享,分享主题包括但不限于艺术、文化、生活、手艺、知识、创意、创业等门类。协作胡同40号Z-SPACE是自如在北京二环里种下的一座2000㎡四合院,自如首个无界生活空间。生活,乐趣,分享,鲜活,在北京这样一座奇妙的城市里,落脚最具城市气息的空间,让当代青年的一切,在这里持续发生。

更多现场花絮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关 / 注 / 松 / 果 拯 / 救 / 无 / 聊

人文 · 艺术 · 生活

Learn More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自媒体时代,新闻过时了吗?|松果生活 X 自如Z-SPACE分享会

Contact us

[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自如Z-SPACE”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