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願:「人生該走的彎路」,其實都可以不走

“你家甜甜考得不錯呀,直超一本線20多分。”

“還行吧,至少已經超出我和她爸的期望值。”

“但是‘七分考,三分報’,志願填報可不能大意,你和她老爸怕是要折騰一下了。不能像咱倆當年那樣,走了多少彎路……”

這是前段時間的家族聚會中,我和二姐的對話,而當二姐說出“彎路”兩字時,我的思緒便開始飄遠,不由自主地回顧起過往種種,尤其是高考過後,這半長不短的成長曆程。

高考填志願:“人生該走的彎路”,其實都可以不走

從小,我就是個有主見、喜歡創新、開朗外向的孩子:喜歡做飯,即便在農村,也要拿黃瓜、豆角、茄子這些最司空見慣的蔬菜做出奇形怪狀且難以下嚥的新菜品;

初中時,我沒來由地喜歡唱歌,夢想做一名主持人,天天捧著錄音機和磁帶哼唱著流行歌曲,甚至包括粵語歌、日語歌,雖然這在母親看來簡直不可思議、完全就是不務正業。

二姐呢,和我的性格恰好相反,不愛表達自己的意見,默默承受家中最苦、最累的體力活,喜歡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裡研究自己喜歡的手工,沉穩大方,做事有著一股不知道哪裡來的拗勁、擅長堅持到底。

到了高考完填志願時,一向有想法的我,知曉理科生沒有任何機會申報“播音主持”這個專業以後,沒了主意,像只洩了氣的皮球。這麼一來,就連向來無論我做什麼都支持我、做什麼事都有底氣的父親,也有些慌了神,這一次,只有高中畢業經驗的他實在不知道該怎麼辦,又是給我的班主任打電話,又是給剛剛大學畢業的大姐安排“任務”,又是問無所適從的我,一陣盲從後,我聽從大姐的安排報了工民建專業,同一年參加高考的二姐則報了財經管理專業,理由是“這兩個專業未來好就業”。

但是,“好就業”的專業,並沒有讓我和二姐“好好就業”。

高考填志願:“人生該走的彎路”,其實都可以不走

十幾年來,即便我把工民建專業包括材料力學、結構力學、鋼結構這些包含邏輯思維以及空間想象能力的課程學得還蠻不錯,卻依然抵擋不住我骨子裡對歷史、文學以及管理的偏人文知識的熱忱——工作轉了幾個圈,最終來到和“播音主持”的“說話”以及“表達”相關的心理諮詢、教育諮詢行業,成為大腦智庫的一名研發人員。

二姐學的雖然是管理,卻不善言談,用她自己的話說“不想管別人的閒事”。沒錯,她把外界的很多事情統稱為“閒事”,事業上也就做得不溫不火。由於家庭條件不錯,她也就放棄了對於事業的追求,重心早就轉移到美食、養娃等家庭事情上。

但我一直認為,依二姐鑽研的精神以及對一件事情堅持到底的韌勁,她本可以將人生在家庭之外過得更加熱鬧。

顯然,一次志願填報,讓我和二姐走上了不同的人生。

思及至此,我總忍不住感慨:高考志願填報這個本應該前置的重要環節,為何總是會被“唯上大學論”的高空學生和家長完全忽視?

在這個志願填報的季節,我不再常常做關於考試的“噩夢”,但自己高考志願填報時的場景卻歷歷在目,也成了我今天從事心理諮詢和個性化教育這份工作的一份動力——我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幫助更多的父母和考生更好地瞭解自己的孩子和自己,把握人生的主動性。

高考填志願:“人生該走的彎路”,其實都可以不走

幸運的是,因為工作之便,更因為人生經驗所致,我早早就給女兒甜甜做了大腦智庫高考版《天性檢測報告》。這份報告,不僅分析先天的遺傳信息,還有後天的主觀測題(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評+MBTI職業性格測評),是先天個性、優勢與後天興趣、愛好相結合的產物,能夠從主客觀信息的權威測評中,量身定製出孩子選專業、報志願的方向。

因此,通過檢測報告中的各項數據,再結合孩子日常的表現,我和甜甜爸爸從一開始就找到甜甜的興趣和擅長所在——太極型人格的甜甜,平時寫作能力就不錯,對廣告和新聞也感興趣。填報志願於我們而言算不得大事,甜甜喜歡和擅長的專業方向已定,我們只需要結合分數看看哪個大學合適便成。

真好,我走過的彎路,甜甜無需再走。

如今,大腦智庫高考志願填報的版本已經在我的主導下迭代到了3.0版本,這不僅僅是一份長達2萬字、售價1880元的諮詢報告,更是融入了父母至親對每個個體人生無上的關愛。一路走來,還是那句話,我越發堅信——那些傳言中“一米都不會少的人生該走的彎路”,其實都可以不走。

總之,儘管一份明顯帶有“戰術”性質的高考志願填報指導報告並不能輕易決定我們的人生,但它可以幫助每個孩子找到自己人生的“天命”,幫助每對父母,更好地瞭解自己至親的孩子,在重要的人生抉擇關頭,多一份來自大數據的科學指導和專業人士的諮詢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