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成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

着力提升中心城区幅射吸纳能力,加快建成长江上游区城中心城市。着力优化城镇布局,加快提升中心城区的功能、品质和辐射吸纳能力,统筹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力争2021年全市城镇化率达55%以上。

7月28日-29日,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召开。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吸纳能力,加快建成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备受关注。围绕城镇体系的完善、城镇功能增强、城市品味的提升,宜宾怎么干?与会人员各抒己见。

完善城镇体系

城镇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全会指出,完善城镇体系,进一步优化城镇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在宜宾县撤县设区获批的基础上,加快长宁县撤县设市、启动江安县撤县设区工作。

"'一区独大',不利于竞相发展,也不利于城市精细化管理。"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一城多区"竞相发展,构筑宜宾新时代城镇化新格局。"全会公报科学地回答了新时代宜宾怎么看、看么办、怎么干等一系重大问题,接下来,我们将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市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候补市委委员、市民政局局长梁廷江认为,助力长江上游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宜宾县撤县设区、长宁撤县设市、江安县撤县设区的步伐还应加快。"在此基础上,应加快有条件的乡镇撤乡设镇、撤镇设街道等工作。"

在完善城镇体系,优化进一步优化城镇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方面,市委委员、翠屏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李强认为,应城市建设管理新模式上开展积极探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菜坝组团、空港组团、李庄园区等区域发展,实现城市建设提速增效。

增强城镇功能

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切实提升

近年来,全市城镇化率年均提高近2个百分点。去年,中心城区供地1.56万亩、增长率171.19%,中心城区建设区面积11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9万人。成为全省5个百万人城市之一。随着宜宾县撤县设区获批,临港近10万产业工人、大学师生的入驻,我市的城镇化将迎来一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人口的聚集,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全会指出,要增强城镇功能,积极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切实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对此,市委委员、市城乡规划局局长冯涛建议,深入实施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加快推进投融资等重点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资本合作,在强化城市规划建设微保障、微经营、微管理上下足功夫,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临港开发区将主动担当、主动作为围绕'双城'"和产业配套服务,抓好城市建设,不断扩大城市规模,打造宜居临港。"讨论中,谈到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市委委员、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刘海昌如是说。

提升城市品位

酒竹茶文化底蕴进一步彰显

全会提出,提升城市品位,深度挖掘宜宾酒竹茶等城市文化底蕴。推进城市"双修",加强城市管理运营,彰显"长江首城""中国酒都""中国竹都"特色。

我市长江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南溪段)全长60公里,是长江上游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重要组团,拥有万里长江第一湾等自然生态景观。近两年来,南溪区持续实施长江两岸生态综合治理,有效改善长江上游两岸的生态环境,对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今,漫步于南溪滨江景观带,处处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处处可见古城历史遗韵。

"我们将继续全力抓好规划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打造生态宜居南溪。"讨论中,列席人员、南溪区委副书记、区长何永宏表示,南溪切实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着力抓好城市建设。

2017年,中心城区的风貌整治了扮靓中心城区,赢得了市民的纷纷点赞;丹凤公园、一曼公园、洗马池公园、宋家坡公园的建设强健城市的绿肺,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的品位。讨论中,对于推进城市"双修",列席人员、市住建城管局局长左成业表示,市住建局将继续围绕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大力实施中心城区风貌整治、城市公园绿地建设、山体水体生态修复、三江六岸绿化亮化美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