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這本書,我把作者其他的書全部買了下來

“我們的國家就是一艘駛向未來的大船,途徑無數險灘、渡口,很難有人可以自始至終隨行到終點。每一代人離去之時,均心懷不甘和不捨,而下一代人則感念前輩卻又註定反叛。”

這是作者吳曉波寫在本書前面的題記,精確地指出了在世界經濟浪潮中破浪前行的中國這個弄潮兒的狀況,而《激盪十年,水大魚大》這本書延續了作者10年前出版的《激盪三十年》的風格,依然是通過對大船上的幾位重量級水手、乘客命運際遇的描寫,以點帶面,描繪出從2008年到2018年這十年中國波瀾壯闊的經濟發展史。

在本書的序中,作者指出中國40年的改革史上,重大變革因素有兩個,一是制度的創新與勇氣,如改革開放;二是技術帶來的破壁效應,如微博、短視頻、微信等。在《激盪三十年》中,中國經濟變革的主人公聚焦在政府和企業家身上,尤其是那些有創業智慧、經營頭腦以及敢於冒險的實幹家;而技術迅猛發展、資本驅動主導的近十年,任何一個創新者都有可能是商業的主角,都有可能改變中國經濟版圖。就像作者所言:感性突變的“藝術時代”結束了,諸神黃昏,理性的“科學時代降臨”——改革進入深水區,底不可及,無石可摸;商業步入戰國時代,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作者如同站在一個山崗的制高點,通過對全球經濟格局、國家經濟政策、資本流向、科技創新、重要歷史人物、國家重大事件等方面的描寫,為讀者繪製了一幅相對清晰的地圖。再加上作者文采斐然,這副地圖不但具有實用性而且具有客觀性。

每一年,中國的經濟發展離不開那些有魄力有勇氣有創新的企業家,這些企業家,有的意氣風發如馬化騰,有的如履薄冰如張瑞敏,有的苟延殘喘如凡客陳年,黯然離場如黃光裕……每一個人物的命運,都和國家經濟命運息息相關,這個大國崛起的過程,也是無數企業家沉浮起落的過程。

每一個篇章的開頭,作者都選用一段優美的詩句或者一句代表性的歌詞,來揭開當年中國故事的序幕。“成功了,就是一道風景,失敗了,就是美好回憶。這世界上總有一些人好像老在做著讓別人察覺不到的小事,還總是失敗,還總是不放棄”在2011年,作者選用電影《鋼的琴》的臺詞,隱喻了那些從不放棄的創新者為中國帶來的改變,有成功了的雷軍和張小龍,更有無數被時代淹沒在創業大潮中的“先烈”。

每一個篇章末尾,作者用一個代表性的人物故事來做結束。2017年,捲土重來的泡沫,這一章的人物故事是褚時健,他是過去30年中國經濟體制變革催生的悲情英雄,而他種植的褚橙通過網絡銷售,竟然成為爆款,這背後既有褚時健的故事推動,更有網絡科技與渠道變革的貢獻。作者通過褚時健的故事,闡述了中國經濟體制帶來的困局,發人深思。談到這些對中國經濟做出巨大貢獻的經濟學家,作者說道:“他們在改變自己命運的同時,參與了這個國家經濟崛起的全部歷程,它壯觀、曲折,也充滿了種種爭議。”

我非常喜歡作者寫在2018年“不惑之年”的一段話:貌似毫無路線預設的中國改革,實則一直有一條強大的市場化內在邏輯。如同大江之浩蕩東流,其間曲折百合,沖決無礙,驚濤與礁石搏鬥,舊水與新流爭勢,時而江平潮闊,時而創高岸低,但是,趨勢之頑強,目的之確然,卻非任何人可以抵擋。

讀了這本書,我對中國近十年的經濟發展有了一個整體認識,書中那些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企業家的格局、魄力、智慧與創新,讓人讀來心潮澎湃,為之傾倒的同時,也有了更大的動力去做好自己的事。

時代從不辜負人,它只是磨鍊我們,磨鍊每一個試圖改變自己命運的平凡人。

讀了這本書,我把作者其他的書全部買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