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德機構虛假宣傳銷售員用班主任、教務主任等不同身份與學員溝通

尚德機構虛假宣傳銷售員用班主任、教務主任等不同身份與學員溝通

密集的格子間傳出此起彼伏的聲音,上百名“學習規劃師”不停地撥打不同客戶電話,以老師、規劃師的身份,重複著相似的課程推銷說辭。

而在“學習規劃師”新人培訓資料中對於轉換身份有著詳細的描述,讓銷售員使用“班主任”、“教務主任”、“校長”、“經理”、“整理學籍的老師”等不同身份與學員溝通……

3月中旬,新京報記者應聘進入尚德機構總部,並作為“菜鳥”接受內部培訓,逐步揭開尚德機構銷售員飾演多重身份、虛假承諾補錄學籍、勸轉專業、虛假優惠等招攬新學員的各種“套路”。而這也再次將教育培訓行業的重重內幕展現在大家面前。

尚德機構虛假宣傳銷售員用班主任、教務主任等不同身份與學員溝通


虛假宣傳問題由來已久

這並不是尚德機構首次曝出問題!作為一所知名的學歷及職業教育機構,尚德機構在最近幾年因退費、虛假宣傳等問題被多次曝光。

從2013年開始,多家媒體就報道過尚德機構超範圍辦學,且無辦學資質,以及涉嫌合同欺詐、學員退費難等問題。2018年2月,有關媒體報道稱,在互聯網消費者投訴平臺“聚投訴”上2017年尚德教機構全年退費投訴1122件,只有627件解決,並存在學員被推薦報名“停招專業”,學費分期付款變“貸款”等問題。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03年的尚德教育是國內最早的自考教育的培訓機構,培訓課程覆蓋全國很多大中城市,在職人員多達7000人。從2014年6月,尚德教育全面轉型互聯網培訓,建立了在線教育的直播平臺。目前,尚德教育的業務領域涉及三個板塊:職業資格證書培訓、學歷培訓和技能培訓。

曾有媒體調查發現,被吐槽最多的是尚德機構成人自考這個板塊其中,被投訴最多的就是存在虛假宣傳,聲稱與很多高校有合作辦學的資質,實際上卻根本不存在,例如:西安交通大學網絡教育學院、西南大學網絡與繼續教育學院、華南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網絡教育學院等很多國內的大學都曾公開發布聲明,澄清從未與尚德機構合作辦學,也從未授權尚德機構招收任何形式的學生。

尚德機構虛假宣傳銷售員用班主任、教務主任等不同身份與學員溝通

此外,尚德機構的銷售人員在推銷考試課程的時候,往往不負責任地聲稱很多專業可以報考,等學員交錢後卻發現這個專業根本不能報考,早就取消了。而這種虛假宣傳的內容導致很多學員無法參加考試,於是大面積的退費成了尚德機構不得不面對的棘手問題。


虛假宣傳問題並非孤例

尚德機構涉嫌虛假宣傳等問題,也並非孤例。2017年12月,北京兩家教育培訓機構——北京巨人時代教育諮詢有限公司和新思路培訓學校相繼被曝出“老闆跑路”消息,波及上千名學員,引發社會對教育培訓機構虛假宣傳、退費難等亂象的關注。

一部分學員在這兩家培訓機構報名輕信了不用考試包過的虛假承諾,繳納數千至上萬元不等的包過費,然而考試過後卻無法從學信網上查到成績,也無法和培訓機構的老師取得聯繫。

尚德機構虛假宣傳銷售員用班主任、教務主任等不同身份與學員溝通

近年來,巨人時代和新思路曾因宣傳不考試“包過”、退款難等問題被指“劣跡斑斑”。新思路更是因違規辦學、教學管理混亂,被教育部門取消招生資格。另一家名為超聖教育的網絡教育機構,也被曝虛假宣傳與知名高校存在合作關係,收取學員9500元、12500元報考專科和本科的學費後,還用山寨學信網上的假學籍糊弄學員。

虛假宣傳問題已經成為學歷繼續教育行業很多機構普遍存在的問題有調查數據顯示,58.7%的受訪者稱身邊有人被培訓機構忽悠過。短時間內迅速提升成績(64.4%)、名師授課(57.2%)和傳授特殊技能或學習方法(50.8%)被認為是常見的宣傳噱頭。74.0%的受訪者希望嚴厲打擊虛假宣傳的培訓機構。


虛假宣傳是“飲鴆止渴”

近些年,隨著就業難的加劇,職場人和學生族對教育培訓需求愈加旺盛,不少教育培訓機構為刺激眼球、吸引生源,也曾紛紛拋出過“包過”,甚至“包就業”等誘餌,有意無意地“拉大旗作虎皮”。看似蓬勃發展的培訓市場背後,虛假宣傳、收費混亂、教師水平低下等問題也層出不窮。殊不知,這種行為不過是無視規則地“飲鴆止渴”。

尚德機構虛假宣傳銷售員用班主任、教務主任等不同身份與學員溝通

產品質量和口碑,是教育培訓行業的價值核心。教育培訓行業的生存之道和活力之源,肯定不在於挖空心思地去打虛假宣傳的“擦邊球”,而必須靠一以貫之地“苦練內功,以質取勝”,才能真正在日益激烈的生源競爭中立足。否則,哪怕有再多的“辦學妙計”,施展再多的忽悠手段,到頭來也不過是加速自身衰敗,甚至徹底被市場淘汰的昏招。此外,任憑“劣幣驅逐良幣”,還可能愈加嚴重地擾亂競爭秩序,將參與競爭者慢慢引向歧途。

教育事關重大。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既關係到學生和家長的權益,又關係到教育生態、市場秩序,因此,整頓教育培訓機構亂象,勢在必行。

尚德機構虛假宣傳銷售員用班主任、教務主任等不同身份與學員溝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