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售假」風波蔓延,工商部門已介入調查!

被創維和鄭淵潔怒懟的拼多多受到國家監管部門關注!

市場監管總局1日消息,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網監司高度重視媒體反映的拼多多平臺上銷售侵權假冒商品等問題,已經要求上海市工商局約談平臺經營者,並要求上海市和其他相關地方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對媒體反映的以及消費者、商標權利人投訴舉報的拼多多平臺上銷售山寨產品、傍名牌等問題,認真開展調查檢查,不管是第三方平臺還是平臺內經營者,只要構成違法,都將依法嚴肅處理。

拼多多“售假”風波蔓延,工商部門已介入調查!

拼多多:山寨問題比假貨嚴重

7月31日,拼多多在上海總部召開媒體溝通會。

e公司從現場瞭解到,在長達3個多小時的問答環節,拼多多的創始人黃崢、達達等人,首次就社會關切的話題進行回應。

拼多多“售假”風波蔓延,工商部門已介入調查!

1、回應假貨氾濫質疑

對於近日外界熱議的拼多多假貨氾濫問題,黃錚表示,首先大家要弄清楚一件事,假貨和山寨的問題。在拼多多平臺上,真正的假貨數量,肯定比媒體想象的要小。有些產品屬於蹭流量,好處不在平臺,甚至不在消費者。但是,山寨的問題比假貨嚴重,拼多多肯定做得不夠好。不同的品類應該不同地對待。

以臨期奶為例,比如說一罐奶粉是兩年保質期,現在還剩1個半月到期,從規則上來說,銷售是可以的,但這和還有1年保質期相比,食用性和安全性有多少差別,大家沒法區別,但臨其奶粉在銷售時價格就比較低。

所以,不能簡單地說,拼多多平臺上買的低價商品,是劣質、假貨。

在假貨問題,拼多多有沒有整改方案,整改時間表?黃錚回應稱,雖然拼多多想改造產業,但是不敢打包票,目前這個想法還不成熟,部分棘手的行業,比如嬰幼兒食品、白牌家電等,會在未來一個月有一些方案。

在溝通會的現場,拼多多還曬了一下公司的打假成績單:過去一年,拼多多累計下架1070萬件問題商品,攔截4000萬條侵權鏈接,主動刪除商品量是權利人投訴的125倍。公司已聯合400餘品牌取證打架,並設立1.5億元消費者保障基金用於先行墊付,奉行電商行業最嚴格賠付標準。

2、回應創維維權

7月28日,拼多多上市後的第二天,深圳創維-RGB電子有限公司針對拼多多購物平臺出現大量假冒創維品牌的電視產品銷售的問題發佈聲明稱,公司正與拼多多嚴正交涉,要求其即日停止所有假冒創維電視產品的展示及銷售活動。

拼多多“售假”風波蔓延,工商部門已介入調查!

面對創維的維權行動,處於上市緘默期的拼多多,事發後自然不能給出書面回應。

不過,在7月31日的媒體溝通會上,拼多多聯合創始人達達回應稱,創維曾在拼多多平臺上開設官方旗艦店,在拼多多上市當天(7月26日),創維未做任何溝通突然下架全部商品。創維所遇到的“白牌機”問題,是行業固有問題。

拼多多出具的創維維權時間線顯示,今年6月17日,創維拼多多官方旗艦店上線;6月20日,雙方建立對接工作組;7月26日,拼多多上市當天,創維未作任何溝通突然下架全部商品;7月28日,創維發佈維權聲明。

在溝通會現場,拼多多還附上了創維官方旗艦店詳情、上線事件、營業執照、法人身份證相關信息等截圖。

達達表示,拼多多成立僅三年,現階段規模還撐不起整個白牌機行業的發展,白牌機的核心問題是產能過剩問題,其中主要以液晶顯示屏過剩為主,大量的液晶顯示屏出現在市場上,才以較低的價格賣給消費者。拼多多希望和行業一起來解決白牌機產能過剩問題。

3、回應三年不減持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輿論的壓力,黃崢於7月31日發表了一封致《員工信》。

對於拼多多的員工來說,這份信函可不簡單,其中就包括期權鎖三年,即“剛剛和大家開完員工大會,講完所有人一起期權鎖定三年,繼續埋頭苦幹,準備迎接關注,讚揚,詆譭甚至攻擊。”

至於為何要鎖定三年?黃崢在媒體溝通環節提到:

首先拼多多上市是業務的戰略選擇,是為了把公司做得更好,而不是為了讓一部分人能夠快速套現,而且公司本身沒有太多老股東,從未出現任何套現行為;

其次是希望通過上市讓公司進一步規範,包括這次的輿情風波都是外界反饋的體現;

第三就是讓所有的人心思能夠單純一點,不要去想這個問題,股價漲和跌,跟我們沒有關係。大家都要回歸到相對單純的狀態,以釘釘子的心態一錘一錘地來解決問題。

公司股價坐過山車

拼多多在上市首日,股價暴漲,不過,隨著市場質疑聲的不斷增加,公司股價連續兩日暴跌。

二級市場顯示,繼週一大跌8.54%後,拼多多股價在週二開盤後,曾一度繼續大幅下挫12.4%至19.57美元/股,這一價格逼近19美元/股的發行價。

不過,隨後公司股價開始回升,最終收盤於22.59美元/股,漲幅為0.4%。

拼多多“售假”風波蔓延,工商部門已介入調查!

本公號所發佈的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和銷售要約,不涉及任何商業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