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刻,屬於三峽 這一刻,屬於宜昌

高峽出平湖,當驚世界殊。7月31日,“大江奔流”採訪團自重慶順流而下,來到湖北首站宜昌。在集體採訪三峽大壩和屈原祠後,來自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10家中央媒體和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市主流媒體的140餘名記者兵分4路,從經濟長江、生態長江、文化長江和民生長江角度,全媒體聚焦宜昌市長江大保護、生態修復、新舊動能轉換、化工產業轉型升級以及文化產業和綠色發展等情況。

一下船,記者們便爭相亮出“長槍短炮”、直播神器,將鏡頭定格在三峽大壩上,從壩上到壩下,從發電站到“船舶電梯”,乃至通航的客船上,都成了直播的陣地。在三峽大壩壩頂和左岸電站採訪,瞭解三峽工程、三峽船閘、三峽升船機運行情況,並乘船進入升船機,體驗了一把“大船坐電梯”的感覺,記者們感嘆:國之重器,雄偉壯闊!

在分組採訪中,看到宜昌長江岸清,綠柳成蔭,聚焦長江生態修復的記者們點贊長江共抓大保護,宜昌動真格的,曾經砂石碼頭鱗次櫛比、長短煙囪密集扎堆的景象,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當看到宜昌南玻光電公司生產的最薄玻璃,厚度僅有兩張A4紙那麼厚,宜都東陽光公司有那麼多行業第一,世界每七臺鋼琴,就有一臺“宜昌造”時,大家對宜昌的新舊動能轉換有了全新的認識。

“刷新了我們對長江岸線經濟的刻板印象!”“宜昌的幸福指數這麼高啊!”“太令人震驚了!”……一路採訪,一路點贊無數。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31日19時,各大媒體共發稿(圖文、視頻)逾千條,其中,央視新聞新媒體連線直播10場,累計點擊量超過1200萬。(記者郭習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