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宁援州干部」刘海春:付真心寓真情 为理县事日日奔走一线

「遂宁援州干部」刘海春:付真心寓真情 为理县事日日奔走一线

刘海春,四川遂宁人,原遂宁市船山区交通运输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现挂任理县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分管安全、法规、农村道路养护管理、贫困村道路提升。

穿过险峻的山间河谷,驶过弯弯曲曲的盘山小道,走进“挂在”山壁上的村寨。生命的向上力量与理县严酷自然环境间的强烈反差,让来自船山交运局的帮扶干部刘海春感受到了肩上的千斤重担。而这一切,是刘海春一年来在理县工作的真实环境写照。

2016年9月,带着打好理县脱贫攻坚战和“当好使者,搭好桥梁”的嘱托,刘海春和其它27名遂宁优秀干部人才组成的遂宁市第四批援藏工作组,接过了援藏接力棒,进驻阿坝州理县,挂任理县交运局副局长。

为期两年的援藏岁月,刘海春一大半时间在盘山公路上。天天泡在基层,他的脸被晒得黝黑而发亮。眼前的一切,他归结为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遂宁援州干部」刘海春:付真心寓真情 为理县事日日奔走一线

从“指路”到“跑路”

信访人群的“坚冰”被融解

离开熟悉的工作环境,毅然踏上援藏征程。尽管早有思想准备,刚到理县的刘海春还是为眼前的一切而惊讶。“这里的环境比预想的要艰难许多。”时常的突发塌方、崎岖的盘山公路、陡峭的悬崖绝壁,让分管交通安全的刘海春感到压力不小。

而初到理县不久,刘春海就接手牵头解决一件棘手事件——理县38个出租车驾驶员经常集体罢工并长期多次到各级政府上访。信访长年积案的化解,向来被视为头疼事、棘手事。这在理县更是多年来的老大难问题。

问题摆在面前,一名当地干部提出召集驾驶员以召开例会座谈来收集、解决问题。可刘春海当即否决,“开会那一套不管用了。既然来帮扶,就要拿出工作方法、工作经验,深入到群众中,不怕吃闭门羹,我们也不能给人冰着冷脸的感觉,首先心要和群众想到一块儿。” 在刘海春心中,处理信访矛盾,他早有自己一套方法,就是要走进基层中去,跑跑腿,俯下身子,听群众说。

这关乎民生的事一刻也不能耽误!说干就干,这一个月里,刘海春带领当地干部天天走访到企业、驾驶员中去,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与他们反复面对面沟通,得到他们的初步理解。一有空,刘海春时常乘坐当地出租车,以一名乘客的身份去和驾驶员闲聊,了解大家的想法,试着换一种角度去和他们沟通、开导。渐渐地,这名伪装乘客也成了出租车司机们眼中的健谈“导师”。

就这样,刘海春和当地干部几乎每天马不停蹄地辗转在城市大街小巷,主动地去和驾驶员耐心沟通,精准把握他们合理诉求,制定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这其间有一个重要的细节,当3月底,刘海春给38名出租车司机送去了解决方案,谁知道这些驾驶员真还买账了,一下子让人和人之间多了理解,亲近了许多。

这个“别样”手段的采用,可谓立竿见影。至此,一件多年的老大难信访案件被刘海春和当地干部一个月成功化解,出租车司机合理诉求得到合理的解决,大伙的怨气被融解了,公司管理体制理顺了,政府部门为民做实事的形象树立了,潜在的不稳定因素排除了。

「遂宁援州干部」刘海春:付真心寓真情 为理县事日日奔走一线

冲锋一线临危不惧

深入“虎穴”处理交通险情

在理县的居民常说,经过一些滑坡路段,连喇叭都不敢按。因为这里的山石松软,声音稍微大点,就可能引起一场滑坡,连车带人一起掩埋。话虽然夸张,却道出了理县山高路窄,路途艰险的现状。

而刘海春分管的另一项工作,就是道路安全。 刘海春第一次感受到害怕是在刚进藏区时,为了摸清情况,一月之内跑遍了全县13个乡镇。最高的村位于海拔3500多米高的半山上,路上颠簸起伏,车轮外一二十公分处,就是万丈悬崖,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车毁人亡。可想而知,大小塌方在理县如同家常便饭,工作在基层的干部如同游走在生死一线。

2017年5月以来,理县遭遇了一场30年不遇的持续暴雨,造成山体滑坡,道路被冲毁、垮塌严重。刘海春和当地干部接到命令,赶赴各个灾情点,不顾危险不分昼夜勘察险情,及时疏散人群,撤出障碍物,填补路面、设立标志标示等警示牌,以尽快恢复交通。部分时候,往往是刚刚恢复好的路面,再次遇到塌方,这样的施工现场往往又会重头再来。而遭遇暴雨天,垮塌现象更加频繁,稍不注意一块脸盆大的石头夹杂着无数碎石,从山坡上滚下来。惊险之余,记者不禁问起刘海春每天都在这些危险路段上行走,难道不害怕吗?刘海春说,刚开始还是会害怕,后来,这样的山路跑得多了,就渐渐不再害怕了。

或许正是有了这份从容淡定,才有了他在灾难面前的冲锋陷阵。

2017年6月,在处理一次日常山体塌方事故中,刘海春和工作人员刚恢复好现场道路,便起身乘车离开现场。刚离开不到三分钟,当地又发生了一次更大面积垮塌事故,现场全部被掩埋。“如果我们晚走几分钟,简直不敢现象,我觉得我们会无一幸存地全部掩埋在塌方中。”刘海春回忆起当初的经历,仿佛从死亡线上爬回来,不禁仍有一丝余悸。

随其在接到消息后,刘海春二话没说,毅然决定返回现场处理事故。“刚开始会害怕,困难既然来了就不逃避,你不怕它,它就会躲着你走。”带着这份援藏的勇气,刘海春便马不停蹄地走访事故塌方点,淡定从容地处理现场事故。

正是在这样极其艰险的工作环境中,2个月中,刘海春出色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排除了各个公路、村道路的交通险情,恢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保障了人民群众出行的生命财产安全。2017年7月,刘海春被理县县委评为优秀援藏干部。

「遂宁援州干部」刘海春:付真心寓真情 为理县事日日奔走一线

搭建平台扩宽销售渠道

为百姓带来“真金白银”

理县尽管有较好的水果种植基础,也有虫草、野山菌等特色产品,但缺乏先进的品牌意识、销售理念和管理经验,产品销售渠道成了制约当地百姓收入发展的拦路虎。为了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提高农牧产品附加值,刘海春积极搭建平台,拓展销售渠道。在遂宁发展了醉麻辣餐饮管理有限公司等几家以理县牦牛肉、野生菌为主打菜品的餐饮企业,既带动理县土特产的销售及知名度,更让遂宁市民吃上了生态环保绿色养生食品。

在红叶大道一家专门经营理县土特产的商店,店铺里面虫草、牦牛肉、野山菌等各种特色产品琳琅满目。“之前我的产品主要是靠游客购买,去年在刘海春等遂宁援藏干部的帮助下,这些产品在遂宁打开销路,销售效果很好,一年纯收入就增加了10多万。”老板说起店铺的收益,笑得合不拢嘴,言语中对刘海春及遂宁援藏干部充满了感激之情。

同时,刘海春还积极参与遂理一家亲帮扶活动,主动联系两地相关部门,做好旅游推荐、项目推广等工作,协助政府相关部门于6月9日成功在遂宁犀牛广场召开了理县甜樱桃暨乡村旅游节为两地经济交流发展贡献出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