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字來源: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 屬於象形字

“虎”字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屬於象形字。描繪的是一隻老虎的形狀,身上有斑斕的花紋,上部為虎頭,下部為虎身及足尾之形。


在古代文字的“虎”字形中,多是豎著寫的形態,這或許與古代書寫習慣有關;到了金文“虎”更加線條化、簡約化,但仍可看出虎的形狀;到了小篆字形整齊化;隸變後形成現在通行的隸書、楷書。許慎《說文解字》:“虎,山獸之君,從虍,虎足象人足,象形。”此處許氏將虎的足尾誤視為人足。“虎”的本義即老虎,屬於哺乳動物,貓科,頭大而圓,前額有似“王”字紋,其性威猛,被人稱為“百獸之王”。

“虎”字來源: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 屬於象形字

由於虎的特性,古人將其列為“四靈獸(龍、虎、鳳、龜)”之一,在傳統風水學中所講的四象,有“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之說,白虎即屬於西方。也因此,虎常與龍相併提,在這種文化視角下,“虎”又被視為避邪之物。因虎有威猛的特性,所以也多用在軍事上,如象徵軍人勇敢與堅強的“虎將”,秦代將軍隊命名為“虎賁軍”,在秦時期皇帝調兵遣將的憑證稱為虎符,如出土的“陽陵虎符”,虎符多是用銅或黃金做成老虎的形狀。

“虎”字來源: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 屬於象形字

其實在歷史與傳說故事中也有很多題材與虎有關。如《水滸傳》中有“武松打虎”的故事,武松因此也成為“打虎英雄”的代表。除此,還有很多與虎相關的寓言故事,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狐假虎威”等。不過隨著社會的發展,老虎的生態、生活系統也被打破。數量不斷減少,同時威猛的特性也逐漸退化。

“虎”字來源: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 屬於象形字

在生肖紀年法中“虎”排在“牛”後邊,在干支中與“寅”對應。“寅”最早出現在甲骨文中,像箭矢形,後又加一框狀形符,西周金文演變為雙手持矢的形狀,後來訛變為“宀”,小篆繼承此形。隸變後為現在隸書、楷書的字形。本義為箭矢。《說文解字》:“寅,髕也,正月陽氣動,去黃泉欲上出,陰尚強,象宀不達,髕寅於下也”。許氏對“寅”的詮釋是根據當時的社會思想所作的,與本義字形不符。“寅”假借為地支,在十二地支中排第三位,與天干相配,用以紀年。《爾雅·釋天》:“太歲在寅曰攝提格”。屈原《離騷》:“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在十二生肖中寅年指虎年;十二月中寅月指正月;十二時辰中寅時指凌晨三時至五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