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城市新開長租公寓暴增35%!已經出現第一批倒閉企業

7月22日,貝殼研究院發佈的《2018年中國住房租賃白皮書》指出,2018年,是我國租賃行業超速增長的一年。從機構滲透率看,行業的機構化率進一步提升,眾多參與者紛紛試水住房租賃領域,一線城市新開公寓門店增長率超35%。

《白皮書》指出,從我國住房租賃現狀來看,我國目前租賃市場規模約1.2萬億元。以婚育年齡推遲、單身貴族崛起、月供與月租金的剪刀差擴大為新動力,我國租賃市場將會實現3萬億規模的長足發展。

在租賃市場縱深發展的過程中,機構滲透率提升,表現為開發商持有、房地產基金的介入房源機構化持有,專業住宅租賃運營機構的崛起。《白皮書》指出,目前在所有房地產領域當中,住房租賃是唯一仍有政策紅利的市場。因此,未來在房地產租賃領域裡,住宅租賃機會最大。

一線城市新開長租公寓暴增35%!已經出現第一批倒閉企業

按照公寓運營商企業背景劃分,可以劃分為五大類:創業系、房企系、中介系、酒店系以及國企系。其中創業系長租公寓運營商包括魔方、未來域、V領地等;房企系包括碧桂園的BIG+碧家國際社區、萬科泊寓、龍湖的冠寓等;中介系則有自如寓、我愛我家相寓;酒店西華住城家、如家雅住等;還有國企系的東南青年匯。

除了政策監管支持行業健康發展,房源供給也直接決定了住房租賃行業發展的規模。

《白皮書》指出,截至目前,我國共計13.7億人口,租賃人口1.68億,租賃房源面臨結構性供給失衡的問題,房源供給端與租客需求端的匹配性面臨考驗。以北京為例,北京共有租賃人口800萬人,目前租賃房源量約為350萬間,面臨著400萬間以上的租賃缺口,供不應求仍是主要矛盾。政府通過加大供給計劃,解決租賃房源緊缺的問題。

一線城市新開長租公寓暴增35%!已經出現第一批倒閉企業

各地租賃供給規劃中,試點城市規劃新增/盤活租賃房源超300萬套,其中集體土地、城中村佔主體,京滬穗深杭規劃租賃房源佔比超90%。

以北京為例,《北京市2017-2021年及2017年度住宅用地供應計劃》顯示,未來五年新增各類住房150萬套,其中租賃50萬套;上海“十三五”期間,新增170套住房,其中租賃住房70萬套,保障性住房55萬套,商品房45萬套,市場新增代理租賃房源30萬套;另外,廣州計劃未來五年將供應75萬套住房,其中60萬套商品房,15萬套租賃住房。深圳則計劃在“十三五”期間,通過收購、租賃、改建等方式收儲不低於100萬套(間)村民自建房或村集體自有物業。

從租賃住房用地招拍掛規模來看,貝殼研究院監測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全國共出讓自持性租賃住房地塊196宗,北京、上海、杭州、天津、廣州等23個城市進行了自持性地塊的出讓,總建築面積超725萬㎡,以每間45㎡計算房間數量,可達到16萬間。

其中上海、杭州、北京三個城市的自持性地塊數量排名前三。具體而言,上海出讓了30幅自持地塊,自持建築面積159萬平方米;北京出讓26幅地塊,自持建築面積155萬平方米;杭州出讓58幅自持地塊,自持建築面積147萬平方米。

一線城市新開長租公寓暴增35%!已經出現第一批倒閉企業

對於未來的展望,《白皮書》指出,C端由買轉租人群數量增加,租客在租賃市場停留時間不斷增長。以北京為例,北京地區2013年租客的平均年齡為38.09歲,2017年為35.11歲,租客峰值年齡由2013年的30歲下降為2017年的29歲。在貝殼研究院看來,未來住房租賃市場,90後、00後等年輕群體將逐步成為租賃市場主力軍。

與此同時,《白皮書》指出,未來,房地產行業最大的增長點在於住房租賃市場。租賃領域的政策紅利不斷釋放,更多機構參與到行業的建設中來。但同時伴隨的是更加嚴苛的行業監管力度和驗收標準。據統計,截至目前,已出現第一批倒閉的公寓企業,資金鍊斷裂、消防不合規、產權法律風險是導致關店的主要原因,長租公寓關店率達到3.6%。

一線城市新開長租公寓暴增35%!已經出現第一批倒閉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