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最近有一部新片,看過之後,我整個人都不好了。

沒有華麗的劇情,沒有一波三折的反轉,沒有複雜多變的人物關係,它講的是隻一個女人成為媽媽之後的故事。

但卻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塔利》

《TUlly》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美國紐約。

有一個普通女人,名字叫馬洛,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女兒8歲,兒子剛上幼兒園。

有人該羨慕了,有兩個孩子,一兒子,一女兒,雙全了,真好。

但馬洛的生活卻過得一點都不幸福,卻像是地獄一般。

她的兒子有過敏性躁動症,當外界環境發生變化,就會突然尖叫,會哭鬧不止。

而她的女兒,可不是什麼貼心的小棉襖,正處於叛逆期,對媽媽滿是意見。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每天一睜眼,都有一大堆事情等著馬洛去做:給孩子們做飯,打掃衛生,陪孩子們聊天,陪兒子做康復訓練......

馬洛每天都忙得焦頭爛額,然後,不幸運的是,她的第三個孩子就要出生了。

小女兒出生之後的馬洛生活得比從前更要糟糕:白天忙裡忙外,晚上更是被折騰得整宿整宿睡不著覺。

她自己也變成了另外一個樣子——

歪在沙發上就能睡覺,沒有形象可言,肚子上堆滿了贅肉......

對生活充滿了絕望和無助......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終於有一天,馬洛忍無可忍,怒吼:我真討厭孩子,我的生活就是一坨屎!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早在之前,馬洛的弟弟給她提過建議,要她請一個保姆,但馬洛拒絕了。

有了小女兒之後的馬洛,終於無法再忍受生活的折磨,請來了一個保姆,名字叫塔利。

有塔利的幫忙,馬洛的生活才慢慢好了起來。

她的生活漸漸有了希望。

有網友看完後評論:真是一部細思恐極的反婚反育廣告片,看完真想大哭一場。

是個女孩子,看到這樣的片子,都難免會心生恐懼吧。

在沒有結婚之前,塞隆可是個一等一的大美女,可等結完婚,有了孩子,她成了一個徹底的黃臉婆。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馬洛變成黃臉婆不是因為她對自己降低了要求,而是生活所迫。

她需要清理桌子、牆上、地毯上,孩子留下來的汙漬;

她需要清理孩子隨手扔放的玩具;

她需要應付孩子們時時刻刻會提出的要求,“媽媽,我的XX放在哪裡了?”

她需要給孩子換尿布、餵奶,哄孩子睡覺......

還有很多很多......

一個人哪裡有精神做這麼多事情呢?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馬洛太累了。

她沒有時間鍛鍊,保持好的身材;

她沒有時間好好洗個澡,換下髒衣服;

她連好好打理形象的心思都沒有,化妝??想都不用想;

她甚至都沒有時間洗臉,眼角被眼屎糊住;

馬洛對塔利說:你看,二十幾歲,人生多麼美好啊,可一過30歲,有了娃,就像清晨5點的垃圾車......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經典韓劇《請回答1988》中,有一句經典臺詞:聽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但其實,現實生活中,一個女孩真正地變成媽媽,這個過程並非順理成章。

電影中的馬洛就並沒有轉型成功,相反,有些失敗。

馬洛說:我就像是一艘被拋棄的垃圾船。

在成為媽媽之後,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個差勁的媽媽。即使是很成功的人,在成為媽媽後,人生也彷彿被“蒙上了一層灰”。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嬰兒的誕生,女人的生活發生了不可逆轉的改變,這讓她們感覺孤立無援。

生孩子前,馬洛身材火辣,社交很廣,凌晨還混跡在各個酒吧。

但生孩子之後,她卻只能喝孩子打交道,除了被碾壓的時間,無限縮小的社交圈,還有身體上難以承受的壓力。

比如,漲奶的疼痛,記憶力變差等等。

馬洛曾經告訴塔利,她曾經也是一個充滿夢想的少女。

但一旦她成為了媽媽,那些所有瑰麗的美人魚一般的夢都不再屬於她。

馬洛並非是個特例。

她只是萬千受苦媽媽中的一個普通例子罷了。

有人說,從懷孕到生子,就是一個獨自穿越黑暗的過程,很多人都不能成功渡劫。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沒有塔利的馬洛,像是得了產後抑鬱症。

產後抑鬱症。這個名詞大部分人都知道,卻又不是很熟悉。

有婦產科醫生曾表示,每個婦女在婚後都有得產後抑鬱症的可能性,沒有人能夠逃脫。

來自美國的年輕媽媽Kathy DiVincenzo曾在社交網絡上用兩張圖展示了自己,人前偽裝,人後忍受產後抑鬱的狀態: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據中國精神科醫師協會2017年的統計,在我國,有50%~70%的女性都會在生產後出現抑鬱傾向,而最終發展成產後抑鬱症的幾率約在10%~15%。

這意味著大約每十個產婦裡就有一個會遭遇產後抑鬱症。而近些年來產婦跳樓、產後嚴重抑鬱的新聞更是屢見不鮮。

產後抑鬱症很多情況下來源於家庭另一半關心的缺失。

馬洛的老公在她懷孕期間都做了什麼?

加班。加班。加班。

在馬洛被孩子折磨,孤立無援的時候,他不聞不問。

當馬洛被學校老師叫去,要求轉學的時候,他也不關心。

甚至在馬洛生完小女兒之後,他只是幾句不冷不熱的關心,然後便趕回去加班了。

這樣在家庭關係中缺失的男人,真讓人著實害怕。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最後拯救馬洛的卻是一個陌生人,塞利,她像一束陽光一樣給瀕臨崩潰的塞隆帶來著奇蹟。

她年輕、積極、充滿活力,打掃烘焙照顧嬰兒無所不能。而她也彷彿知音一般無比理解塞隆。

但不是所有的女人都像馬洛這樣幸運,能夠遇到拯救自己的那個人。

於是,對很多女人來說,生下孩子,只是噩夢的開始。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塔利》展現了婚姻中最冷酷的本質,那就是丈夫責任的缺失。

對女人來說,就是無盡的痛苦和孤獨。

也是受之不盡的罪。

有人曾說:沒有經歷過生孩子的過程,你都不知道你嫁的是人是狗。

之前看紀錄片《生門》,竟然真有產婦冒著生命危險生孩子,而他的丈夫卻仍在忙著工作的事實。

婚姻,真是讓人心寒至極。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所有女孩子都應該看看《塔利》,和什麼樣的人結婚,對女人來說至關重要。

因為做母親是多麼的不易與偉大,而大多數的婚姻,都太痛苦與孤獨。

如果婚姻裡連基本的陪伴都做不到,那還是不要在一起吧。

這部電影讓我看到了婚姻的本質,是痛苦和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