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解但有爭議的絕學——哈登的後撤步三分!走步了嗎?

聯盟中大多數球星都有自己的招牌絕活,喬丹、科比的背身後仰、詹姆斯的坦克突破、麥迪的飄逸幹拔、韋德的閃電迷蹤等等,火箭當家球星詹姆斯-哈登也有一項自己的絕技,那就是響徹聯盟而又爭議不斷的——後撤步三分。

無解但有爭議的絕學——哈登的後撤步三分!走步了嗎?

在哈登多次使用自己的招牌殺手鐧令對手望球興嘆後,一部分人開始質疑哈登的後撤步是否有走步嫌疑,而且質疑的人越來越多,有些業內人士而不是鍵盤俠。比如勇士主帥史蒂夫-科爾率先發推特質疑哈登後撤步的合理性,“大帝”恩比德、威斯布魯克都曾在場邊模仿哈登的後撤步動作以示調侃。

這項正以的最終結果是:NBA官方裁判表示不走步,還特意做了視頻講解,科爾承認自己的言論不合時宜,而實際上哈登的後撤步從未在比賽中被吹走步。

理論上這個事應該就結束了吧?為什麼質疑聲始終不斷呢?

無解但有爭議的絕學——哈登的後撤步三分!走步了嗎?

第一個原因:哈登的黑粉們自然不會放過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對火箭一陣攻擊,火密們作為全中國最大的粉絲群體肯定也會為了自家偶像而奮起反擊。這其實很正常,符合如今社交平臺討論問題的風氣,沒必要引起太多罵戰,誰也不會真正服誰。

第二個原因:拋開社交媒體的因素,存在即合理,既然在業內都能引起風波,必然尤其原因。

在小編看來,哈登的後撤步不算走步,但新科MVP的後撤步,屬於打籃球規則的擦邊球。

打過球,有一定基本功的人都知道,關於走步、二運、翻碗兒這些違例動作,在實戰中的一些特定情況是很難分辨的,野球場上又很少有裁判,當遇到爭議時,既沒條件看錄像,做動作又在轉瞬之間,別人打球也不可能總盯著你腳下看,那怎麼辦?看動作是否連貫。

無解但有爭議的絕學——哈登的後撤步三分!走步了嗎?

即使再裁判也僅僅是根據根據印象進行主觀地判斷。用大白話說就是:這個人動作很流暢,運球過人什麼的也挺嫻熟,看著就不像走步,剛才那個球似乎也沒什麼大問題/這個人打球我看過,他一般是不會走步的,這個球也和他平時沒什麼區別,所以沒走步。

回到哈登這事,與其去討論他走沒走步,倒不如換個角度,為什麼只有哈登能做到多次被人質疑卻從來不被吹走步?為什麼全場的眼光都在哈登身上?

從動作上看。哈登的看家本領似乎和別人都不一樣,他有著不算頂尖但還說得過去的身體天賦,偶爾也會來個驚豔全場的長襲暴扣;有體重優勢,對抗不吃虧.但是他似乎不太依賴這些,他的籃球哲學是:節奏。

就像那個NBA裁判解讀哈登是否走步的視頻裡所說:籃球是有節奏的,當哈登處在自己的運球節奏中,那看似像走步的持球和跨步就是合理的,因為他的撤步太快且流暢,每個動作間的銜接都極度流暢,很難去界定哪一步是從運球到持球,哪一步是後撤的第一步。聯盟中目前也沒有哪位裁判為了搞清楚球員的後撤步是否走步而會看錄像。

無解但有爭議的絕學——哈登的後撤步三分!走步了嗎?

哈登的運球,沒有艾佛森那種大幅度變相把對手的腳踝晃折的拍案叫絕,但仔細觀察,他從在三分線外運球到做各種眼花繚亂的CROSSOVER,再到擺脫對手加速,變速,後撤(in and out)這些過程是一氣呵成的,並沒有要求你的變向過人有多麼迅猛,也沒有要求你需要擁有強壯的肌肉,但每個要點都完美銜接,才能做到人球合一,完美無瑕。作為防守者,在面對哈登進攻時總會花費6到7秒的時間,這會讓你產生一種幻覺,讓防守人以為似乎有足夠的時間去判斷哈登下一步的選擇,但實際上哈登向前的每一次運球都虛虛實實,都存在著真實的可能,反而是讓哈登閱讀了對手的防守習慣,把你耍得團團轉。

無解但有爭議的絕學——哈登的後撤步三分!走步了嗎?

就連巴特勒這種防守尖兵,面對哈登連強行封堵突破路線都做不到,因為登哥的連續胯下和晃動讓人根本猜不透他會選擇哪邊,用哪種進攻手段終結進攻。等他啟動時,已經晚了。上賽季季後賽第一輪火箭對陣森林狼的比賽裡就非常突出,巴特勒限制不了哈登的突破,只能通過跟在身後的騷擾去幹擾投籃。

哈登的步伐技巧,節奏控制,是很多NBA球星不具備的,有些天賦異稟的巨星們也不太需要學習這些。當你有了詹姆斯或者韋少那種身體素質,一腳油門踩到底抱著球扛著炸藥包往禁區碾壓就到禁區扣籃了,似乎就不太需要哈登這種基本功嫻熟,球場情商還很高的打法。但哈登的恐怖之處就在於,他擁有接近天才的身體天賦,但卻勝於技巧和細節,這也使他的打法傾向於健康不易受傷的方向,但只要讓他抓住機會,他同樣可以邁起大步,起身飛扣,只是,他不願這麼做罷了。如此健康的打球方式,我們或許能看到哈登40歲時還在賽場上放飛自我。

所以,把節奏玩弄於鼓掌之中,才是哈登能“騙過”裁判,讓人們質疑他走步卻無可奈何的原因。

謝謝這麼可愛的你,能夠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來看小編的文章,如果你有什麼樣的看法,可以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給小編!喜歡的可以關注小編(籃途之路),查看更多新聞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