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首個人才公園——深圳人才公園11月1日正式開放

中國經濟導報記者 劉寶 劉延春 通訊員:黃健

全國首個人才公園——深圳人才公園11月1日正式開放

11月1日,全國首個以“人才”命名的主題公園深圳人才公園舉行開園儀式,並在園內同期召開深圳全市人才工作會議。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表示,深圳將加快推動人才與產業的深度融合,構建更完備的現代產業系統,以產業發展集聚人才,以人才支撐產業發展。

深圳人才公園地處南山區後海片區,位於科苑南路以東,沙河西路以西,東濱路以北,海德三道以南,與美麗的深圳灣濱海休閒帶相連,佔地面積約77萬平方米,其中水體面積約30萬平方米,毗鄰深圳灣超級總部基地,歷時8個月設計建設完成,是一顆鑲嵌在粵港澳大灣區上的璀璨明珠。

深圳人才公園公以“深愛人才、圳等您來”為核心理念,融入“人才賦予公園靈魂,公園彰顯城市精神”的理念,按照“一湖一岸四軸”規劃建設,將人才元素與自然景觀有機結合,將人才元素向濱海周邊延伸,營造公園與城市交相輝映、人才與城市共同繁榮的濃郁文化氛圍。

園內人才景觀星羅棋佈,通過雕塑組群、數字元素、文字符號等形式,建設人才功勳牆、漢字部首長廊、π橋等人才元素景點,重點展示名人風采,傳播人才文化。求賢閣、群英薈內設有人才多功能廳、院士講壇、創客空間、人才體驗館等,全方位、立體式展示深圳人才風貌。

這是一個人才主題公園,更是一個濱海花城公園、人文生態公園。貫穿了深圳打造“世界著名”花城和海綿城市的設計理念,通過組團栽植多品種開花喬灌木,兼顧綠化層次錯落有致,打造花海森林、靜謐河谷、雨水花園蘆葦蕩等特色花海園林景觀。注重人文關懷,建設了人才志願者服務站、環湖塑膠跑道、沖涼房、兒童嬉樂園等場所,設置了免費wifi、手機充電樁等便民設施和鳥島、候鳥樁,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理念。公園依偎在深圳灣畔,嵌於濱海休閒帶中段,相互輝映,相得益彰,構建了美麗的深圳灣生態畫卷。

公園通過人才景觀元素的聚合,打造標誌性、永久性人才激勵陣地,營造崇尚知識、尊重人才、鼓勵創新的濃厚社會氛圍,凸顯深圳優越的人才生態環境,讓各類人才群體形成共鳴,激發奮勉向上、成長成才的城市人才文化正能量,充分體現國家戰略、深圳特色,充滿人才元素和創造力、想象力。

中國“硅谷”全方位服務留住人才

全國首個人才公園——深圳人才公園11月1日正式開放

深圳大力弘揚崇尚創新文化,營造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創新的社會環境,讓創新基因成為深圳鮮明特徵,而被譽為中國“硅谷”的南山就是深圳創新環境、人才高地的最佳範本。

南山區委書記王強在深圳人才公園開園儀式上致辭表示,南山作為全市的人才大區、經濟強區、創新高地,因改革而生、因創新而起、因人才而興。人才是南山過去取得輝煌成就的戰略支撐,更是南山新時代勇當尖兵、再創新局的核心所在。當前,南山正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堅持“科技創新+總部經濟”雙輪驅動,深入推進人才強區戰略,奮力邁進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為深圳打造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貢獻南山力量。

南山是深圳的“人才大區”,擁有深圳市70%以上的兩院院士、中央“千人計劃”人才和各類經深圳市認定的高層次人才,科技人才超過10萬人,海歸人才超過5萬人。同時,南山也是深圳的“經濟強區”,人均GDP接近5萬美元、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5.8%、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5%、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280件,主要創新指標接近或達到國際創新型城市水平。

南山擁有深圳近30%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0%以上的國家省市級創新平臺、80%以上的高等教育科研機構,12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勢領域中24個國際領先,是全國的雙創示範基地。當前南山的發展也基本實現“兩個轉變”:其一,南山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已基本實現從資源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其二,南山產業發展的支撐力,已基本實現從傳統人力支撐到人才支撐的轉變。

近年來,南山區將人才作為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堅持黨管人才原則,逐漸探索建立一整套完備的人才政策體制,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設人才強區。南山區以人才為第一生產力,在吸收承接中央、深圳市有關人才政策的基礎上,於去年制定實施《關於加快實施“領航計劃”打造人才創新創業發展生態先行區的意見》和3個配套文件及1個三年行動計劃,構建“1+3+1”的區域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體系,通過創新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推進各類人才隊伍建設、營造人才發展環境、培育人才發展載體和構建發達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六大舉措,不斷強化高端人才尤其是國際化人才的引進,通過“以才引才”“環境留才”“助才成功”等手段,為南山區建設世界級創新型濱海中心城區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促使南山成為深圳乃至廣東的人才強區、創新強區。

“領航計劃”引領南山邁向人才高地

全國首個人才公園——深圳人才公園11月1日正式開放

廣納人才推動創新的發展,創新的發展有促進了經濟的騰飛,人才政策的蝴蝶效應在南山日益彰顯。

近年來,南山通過“領航計劃”的實施,新增中央“千人計劃”人才40人,總數達到168人,佔深圳全市的81%;新增深圳市“孔雀人才”447人,總數達到1399人,佔全市的69%;新增省、市創新團隊8個,總數達到70個,佔深圳的75%。中村修二等兩位諾貝爾獎得主領銜的重點實驗室均花落南山,深圳市引進的5位全職院士也全部落戶南山。南山擁有深圳近30%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0%以上的國家省市級創新平臺、80%以上的高等教育科研機構,123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優勢領域中24個國際領先,是全國的雙創示範基地。當前南山的發展也基本實現“兩個轉變”:其一,南山經濟發展的驅動力,已基本實現從資源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的轉變;其二,南山產業發展的支撐力,已基本實現從傳統人力支撐到人才支撐的轉變。

據瞭解,2016年南山全年經濟增長9.3%,實現本地生產總值3842億元,連續四年居全省區(縣)第一、全國第三; 2017年上半年,南山區實現本地生產總值1940億元,增長9.0%;轄區稅收達758.5億元,超過了2015年全年的總和(718億元),增長28.8%,總量和增速均居全市第一;全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8.8億元,增長28.4%,總量居全市各區第一;此外,南山新增一家世界500強企業(騰訊),是繼華為、平安、招商銀行之後,南山這片土地再次創造商業傳奇。同時,南山區還以“一個最、五個一流”(最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一流基礎教育/一流醫療衛生/一流文體休閒/一流交通配套/一流企業服務)為導向,全力營造一流的營商環境,更好的服務企業發展。

11月1日,南山區第138家上市企業掛牌敲鐘,這也是2017年南山區新增的第16家上市企業,目前南山上市企業規模居全國第二,單位面積密度全國第一。除了是全國首批雙創示範區,深圳首批10個雙創示範基地有6個也位於南山,南山區還被省授予省級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也是全市唯一一個“三區聯動”試驗區。據悉,南山區在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5.88%,區域孵化能力蟬聯全國第一。南山以一區之力,貢獻了全國1/4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總量突破1萬件。榮獲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12項,佔深圳全市75%。2017年上半年,南山區國內專利申請量22025件,同比增長37.9%,佔全市的34.6%,發明專利申請量12464件,同比增長44.2%,佔全市的54.1%;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322件,同比增長7.3%,接近全市平均水平的3.8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