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惕生:90多歲退休教師將捐資助學堅持到底

陈惕生:90多岁退休教师将捐资助学坚持到底

退休後的近30年間,先後與130多名學生結成幫扶對子,為學校捐書1萬餘冊,累計捐款近20萬元……如今,90多歲的陳惕生仍然關注教育事業,忙著義務助學、義務幫教。他說,退休後的生活才是他夢想的啟航。

1990年9月,陳惕生從張家口市十五中學離休後,懷著對青少年的深厚感情,做出了一個異於常人的舉動。他決定,將自己在學校的全部收入拿出來設立獎學金,有針對性地資助那些品學兼優且生活困難的學生,陳惕生也由此開啟了近30年扶貧濟困之路。

人不分親疏,地不分遠近,陳惕生的愛是無私的。陳惕生的足跡遍佈市區各中小學校,進行宣講報告300餘場,累計捐贈青少年讀物1萬餘冊,並先後結對幫扶130多名學生,汶川地震後,四川災區借讀生來到北新村小學就讀,陳惕生為每一名學生捐贈了全套學習用具和大量課外讀物。在國家扶貧基金會發動的獻愛心活動中,他為四川災區的2名兒童分別捐贈了價值500元的生活用品。陳惕生不僅出現在抗震救災、城市建設、助學濟困、增綠添彩等活動現場,甚至還先後2次向中組部寄去2000元“特殊黨費”。如今不少學生已走上工作崗位成為社會有用之才。陳惕生在捐資助學上無私且大方,但在生活中他卻很拮据。

走進陳惕生的家,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夫妻倆都享受退休金的家庭。不足50平方米的面積,還是五六十年代家庭的擺設,沒有一件像樣的傢俱和電器,更沒有一點時髦的裝飾。平日,陳惕生夫婦吃的很清淡,而且已經很久沒買過新衣服。用老伴馬秀蘭的話說,家裡除了買藥的必要花銷外,省下來的錢幾乎全部用到了社會公益中。僅張家口市橋西區老幹部局工作人員的粗略統計,30年間陳惕生至少向社會捐款近20萬元,足足佔據了老兩口工資總收入的一大半。在陳惕生的影響下,老伴馬秀蘭也加入到關心下一代的工作中。她多次陪著陳惕生給孩子們選購圖書,有時為了給結成幫扶對子的孩子買一本合適的參考書,夫妻倆常常要跑遍市區大大小小的書店。

陳惕生的兒子是下崗工人,孫子、孫女也無固定工作,一家人生活得並不輕鬆。但即便如此,耄耋之年的陳惕生看到別人有困難,仍然會義無反顧地提供幫助。曾有人問陳惕生:“你省吃儉用做公益到底圖什麼?”他回答說:“我只想在有生之年,能為社會多做些有益的事情,能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多出一點力。”30年,陳惕生傾盡全力關注下一代的成長,也將愛心傳遞下去,影響著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