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致力打造環北部灣旅遊中心

湛江:致力打造環北部灣旅遊中心
風光旖旎的霞山觀海長廊。本報記者 吳智恆 劉冀城 航拍

碧海銀沙網訊(文/潘潔婷編輯/少 瓊)美麗的海濱城市湛江,花滿城、樹成蔭,整潔的市容環境,使這裡成為中國最適宜居住的城市之一。2015年,我市全年接待旅遊總人數3326.99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4.4%;旅遊總收入271.56億元,比上年增長34.6%。

湛江三面臨海,擁有2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2043公里的海岸線、140多個大小島嶼和49萬公頃淺海灘塗。翻開湛江簡介,一張張名片令人應接不暇: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十大休閒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中國海鮮美食之都、中國對蝦之都,並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提名資格。

建設環北部灣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對湛江發展提出的重要定位,是我市“十三五”期間系列目標任務的重中之重。旅遊業作為我市的重要產業和特色產業,加快濱海旅遊開發步伐,有助於進一步確立我市環北部灣區域旅遊中心、乃至環北部灣中心城市的地位。

近年來,我市把旅遊業作為五大支柱產業之一重點培育,充分發揮熱帶生態海洋資源和海岸海島資源優勢,加快濱海旅遊開發步伐,建設以南三島為重點的“五島一灣”濱海旅遊產業園,唱響“湛藍的海、湛藍的天”旅遊新形象,努力打造成為中國南方冬休度假基地。

濱海旅遊資源豐富

湛江目前擁有海島30餘個,其中有東海島、南三島、硇洲島、特呈島、東頭山島等5個主要島嶼,南三島、特呈島離市區僅2-3海里,在環北部灣區域乃至廣東省均是絕無僅有的優越資源。

豐富的海岸線、港灣、沙灘、濱海林帶、海洋生物等自然資源,東海人龍、烏石舞蜈蚣、廉江舞鷹雄等傳承已久的風俗文化,廣州灣村坊、硇洲皇城、燈塔等保存完整,歷史積澱深厚的人文資源,承接環北部灣城市群和湛茂陽經濟圈及大西南出海口的地緣優勢,都為我市濱海旅遊發展提供了內在動力。

成功競得3億元的全省濱海旅遊產業園區競爭性扶持資金,被由國家旅遊局直接指導的“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旅遊推廣聯盟”列入“絲路風情·椰海風情之旅”三大重要城市之一,也為湛江濱海旅遊發展搭建了良好的平臺。

探索新思路培育新業態

“十二五”以來,湛江通過深化旅遊綜合改革,探索新思路,開發新產品,培育新業態,全面加快旅遊戰略性支柱產業發展,全市旅遊業呈現出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旅遊經濟效益明顯提高,旅遊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旅遊宣傳營銷成效顯著,旅遊戰略性支柱產業地位愈發凸顯。

近兩年來,我市成功舉辦中國海博會、海洋周、省運會、海鮮美食節、沙灘音樂節等大型旅遊節慶和主題活動,充分展示了湛江旅遊形象,全市旅遊氛圍濃厚,入湛考察觀光、休閒度假遊客大幅攀升,引客入湛成效明顯。

今年一季度全市接待遊客955.6萬人次、增長9.17%,旅遊總收入89.8億元、增長25.48%。這個增長顯示了旅遊產業的生命力和發展潛力。

目前全市開放景區景點60多處,旅遊星級飯店35家,旅行社49家;專業旅遊運輸公司5家,導遊2900餘人;旅遊商品生產企業近1000餘家,旅遊直接從業人員8.7萬人,相關就業人員30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