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布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江蘇消息】為紮實推進鄉鎮佈局優化工作,早在今年3月,淮陰區就召開鄉鎮佈局優化工作動員會;區委、區政府專門成立“全面實施鄉鎮佈局優化工作領導小組”,區委書記劉澤宇、區長朱曉波擔任組長,並下設“一辦五組”,相關區領導擔任辦公室主任或組長,開展"忠誠敢擔當,履職勇作為"專項行動;精挑細選28名科級幹部和21名宣傳幹部以及42名新聞記者組成12個區委駐點觀察組、駐點宣傳組,開展“鄉村振興 擔當先行”全媒體新聞行動;同時區委對鄉鎮部分科級幹部進行綜合能力提升培訓;有效走出了一條具有淮陰特色的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新路。使淮陰順利在全市率先完成了鄉鎮佈局優化工作!

淮陰區鄉鎮總數約佔全市鄉鎮總數的20%,面積最小的鄉鎮僅為39.33平方公里,人口最少的鄉鎮僅有2.15萬人,鄉鎮多、小、弱、散,嚴重阻礙了城鎮化進程和質量,制約了中心鎮對農村的帶動,為推進鄉村振興發展,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加快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淮陰區在前期做了大量工作的基礎上,於7月28日完成鄉鎮佈局優化掛牌工作,將7個鄉、14個鎮正式調整為4個街道、9個鎮。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1、新渡口街道:撤銷新渡鄉,以原新渡鄉所轄區域,設立新渡口街道。街道辦事處駐佟窪村境內辦公地址為淮河東路328號(原新渡鄉政府辦公地址)。

新渡在歷史上曾以“新渡口”著稱,為鹽商雲集和鹽運要地,以“新渡口”命名,能夠充分彰顯歷史文化底蘊。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2、古清口街道:撤銷袁集鄉,以原袁集鄉所轄區域,設立古清口街道。街道辦事處駐袁集村境內,辦公地址為淮三路109號(原袁集鄉政府辦公地址)。

古清口遺址位於袁集鄉境內,為鹽河、古淮河、淮沭河等多道河流交匯的水運要道口,該遺址已隨同大運河被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名錄。以“古清口”為名,更能傳承淮陰治水歷史記憶,擴大文化影響力。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3、南陳集鎮:保持原行政區劃不變。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4、劉老莊鎮:撤銷劉老莊鄉、古寨鄉,以原劉老莊鄉、古寨鄉行政區域,設立劉老莊鎮。鎮人民政府駐劉皮村境內,辦公地址為徐張路85號(原劉老莊鄉政府辦公地址)。

劉老莊系革命老區,是名聲響震中外的新四軍劉老莊連八十二烈士以身殉國之地,以“劉老莊”命名,能夠更好地弘揚英烈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激發全民愛國熱情。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5、王家營街道:撤銷王營鎮,以原王營鎮的沈渡、越河、淮閘、楊莊、雙和、同興、北橋、營中、東街、西壩、機關、營東、星光13個居委會區域,設立王家營街道。街道辦事處駐營東居委會境內,辦公地址為北京東路75號。

歷史上位於古淮河以北、鹽河以南的原王營鎮區域以王家營著稱,素有“南船北馬、眾庶走集”之美譽,以王家營命名街道,既尊重歷史沿革,又能彰顯文化底蘊。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6、長江路街道:以原王營鎮的左莊、楊井、王莊、果林、崔莊、營西、長安、小營、營北9個居委會和原棉花莊鎮三朱、徐梅村2個村委會區域,設立長江路街道。街道辦事處駐長安居委會境內,辦公地址為長江西路223號(原王營鎮政府辦公地址)。

長江路為鹽河北主幹道,橫貫該街道東西走向,以長江路命名街道,能夠突顯區域地理位置和現代氣息。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7、漁溝鎮:撤銷漁溝鎮、吳集鎮,以原漁溝鎮、吳集鎮行政區域,設立新的漁溝鎮。鎮人民政府駐漁溝村境內,辦公地址為中原街111號(原漁溝鎮政府辦公地址)。漁溝鎮系千年古鎮、國家級重點中心鎮,以“漁溝”命名,既有效傳承歷史文化,又有利於擴大鎮域影響力和知名度。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8、丁集鎮:撤銷丁集鎮、五里鎮,以原丁集鎮、五里鎮行政區域,設立新的丁集鎮。鎮人民政府駐五里居委會境內,辦公地址為愛民路31號(原五里鎮政府辦公地址)。

由於丁集歷史悠久,名人輩出,並且現代商貿、物流業發展迅猛,為區內外社會各界所知曉,以“丁集”命名,既傳承歷史,又有利於進一步促進鎮域經濟發展。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9、三樹鎮:保持原行政區劃不變。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10、高家堰鎮:撤銷趙集鎮、韓橋鄉,以原趙集鎮、韓橋鄉行政區域,設立高家堰鎮。鎮人民政府駐趙集居委會境內,辦公地址為陽光路13號(原趙集鎮政府辦公地址)。

該區域歷史上曾以高家堰而著稱,而且“高家堰”已隨同大運河被列入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名錄,影響力大、知名度高,以此命名,能夠更好傳承歷史記憶。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11、淮高鎮:撤銷老張集鄉、王興鎮、棉花莊鎮,以原老張集鄉、王興鎮行政區域和原棉花莊鎮的十里、袁莊、大福、顧莊、劉河、大興、軍田、大西、新河、聯旺、團結、三河村12個村委會和鑫園居委會區域,設立淮高鎮。鎮人民政府駐張集村境內,辦公地址為長青路14號(原老張集鄉政府辦公地址)。

該區域為淮陰區與漣水縣高溝鎮接壤區域(俗稱“淮高片”),以“淮高”命名,既能體現區域地理位置,又易被區域居民所接受。另外該區域將逐步規劃為淮安高新區的北延輻射區,以“淮高”為名,有利於該區域與淮安高新區融合發展。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12、馬頭鎮:撤銷碼頭鎮、吳城鎮、凌橋鄉,以原碼頭鎮、吳城鎮、凌橋鄉行政區域,設立馬頭鎮。鎮人民政府駐舊縣村境內,辦公地址為明遠西路366號(與淮安國家農業科技園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創業中心合署辦公)。

碼頭鎮為淮陰千年古縣和母愛文化的發源地,是淮安國家級農業科技園的核心區。碼頭鎮由古稱“馬頭”而得名,由秦至宋元間,馬頭鎮為淮陰縣治長達約1500年,後因黃河、淮河、運河交匯形成水上碼頭,故稱“碼頭”。恢復“馬頭”之名,有利於傳承古地名文化,打造運河歷史文化名鎮和現代農業科技示範鎮。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淮安市淮陰區首家完成鄉鎮佈局優化工作21個鄉鎮”變9鎮4街道

13、徐溜鎮:撤銷徐溜鎮、西宋集鎮,以原徐溜鎮、西宋集鎮行政區域,設立新的徐溜鎮。鎮人民政府駐徐溜居委會境內,辦公地址為富徐路99號(原徐溜鎮政府辦公地址)。

徐溜之名源起明清,歷史悠久,又是國家級重點中心鎮,以“徐溜”命名,能夠提高鎮域知名度和對外影響力。

7月28日,是淮陰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天,淮陰經濟社會發展在新時代迎來新氣象,調整優化後的鎮(街道)領導班子將以新的作為實現鄉村振興!優化後的非政府駐地,城鎮功能只會加強不會減弱,各鎮(街道)會持續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讓群眾享受更多改革發展成果!(來源:幸福淮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