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顯中國海軍毅魄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院線電影《馬江海戰》研討會於福州市森林公園北麓山莊舉行

2018年4月15日,由福建省麗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主辦的“院線電影《馬江海戰》研討會”在福州市森林公園北麓山莊舉行。本次研討會旨在展示《馬江海戰》項目進展情況,以討論、交流的形式博採眾長,促進院線電影《馬江海戰》的籌備工作,推進項目融資計劃。

研討會上,福建省麗正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文朝詳細介紹了影片《馬江海戰》的項目籌備狀況,並分析了國內外電影市場的現狀。他希望影片《馬江海戰》能打造成具有震撼力的海戰題材國產電影,通過電影反映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不屈不撓的精神,彰顯福建水師臨危不懼,誓死捍衛祖國領土和海疆的軍人毅魄。用大電影撬動地方文化產業發展,打造船政主題文化產業鏈,影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經濟意義。

彰顯中國海軍毅魄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張文朝詳細介紹了影片的項目籌備狀況》

會上,閩江學院人文學院院長薛菁認為“馬江海戰”這一IP在當代具有“天時”“地利”與 “人和”的現實優勢。她強調影片《馬江海戰》極度契合當下時代精神,將展示福建本土特色,並滿足影迷的觀影需求,對影片抱有較高的期望。

彰顯中國海軍毅魄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薛菁強調影片極度契合當下時代精神》

福建師範大學黃國盛教授對劇本進行了深入地剖析,他指出長期以來學術界對“馬江海戰”這一歷史事件的研究具有侷限性,值得重新解讀。儘管福建水師傷亡慘重,但是他們不懼犧牲英勇奮戰,迫使法軍撤退,法軍的戰略任務沒有得逞,馬尾船政局得以保全。黃教授認為影片的拍攝要在尊重歷史史實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文藝創作,增強其故事性與思想性,注重對歷史人物性格的挖掘和塑造。

彰顯中國海軍毅魄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 黃國盛教授對劇本進行了深入地剖析》

馬尾造船歷史陳列館館長林櫻堯先生強調,以往對“馬江海戰”這一歷史題材的解讀僅限於愛國主義教育,具有時代侷限性。影片《馬江海戰》應對歷史進行多元化演繹,用新時代的歷史觀重新詮釋

馬江海戰。

彰顯中國海軍毅魄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林櫻堯先生強調,要超越過去“馬江海戰”這一歷史題材僅限於愛國主義的解讀》

著名編劇池敬嘉指出,劇本創作應研究透徹相關的歷史背景,打磨劇本時當具備“小”“正”“大”三要素,即小規模、大情懷、正能量,以全新的觀念錘鍊精品劇本。

彰顯中國海軍毅魄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池敬嘉的發言既專業又引人入勝》

福建省電視藝術家協會原秘書長、著名編劇孫永明說,馬江海戰是我國海洋文明的崛起,通過時代的對話將歷史藝術化。同時,他強調主創團隊的重要性。



彰顯中國海軍毅魄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孫永明的大格局意識讓人耳目一新》

福州市文聯黨組成員、副處級調研員、軍旅小說家林朝暉提出,影片的內容要精彩好看,要契合觀眾的觀影心理,提出“以小見大”,用小人物的命運展現宏大的歷史背景,同時,要吸取以往同類影片的經驗教訓,要展現福建地域特色,凸顯中華民族精神和中國海軍軍魂。

彰顯中國海軍毅魄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林朝暉的觀點立場鮮明》

福建省博物院原院長楊琮認為,《馬江海戰》要挖掘歷史的閃光點,重點展現正能量,用厚重的歷史和鮮明的思想吸引國內外的觀眾,爭取較高的票房。

彰顯中國海軍毅魄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福建省博物院原院長楊琮妙語連珠》

本臺記者有幸也被邀請發言,因為當過兵、扛過槍,知道槍炮的威力,所以記者建議《馬江海戰》應突出福建水師官兵“敢打敢拼”這一特性,突出戰爭的真實性與殘酷性,用寫實的鏡頭再現馬江海戰的悲壯。

彰顯中國海軍毅魄 弘揚中華民族精神

《扛過槍的記者談槍林彈雨中的體驗》

研討會的順利進行,將對《馬江海戰》項目推進起到積極的作用。目前,電影《馬江海戰》已完成第二稿文學劇本的創作,該項目是2018年省文藝發展基金扶持項目,已列入省重大文藝創作題材項目庫,也是福建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投融資對接重點項目。該電影已通過國家廣電總局備案並取得拍攝許可,計劃於2018年開機拍攝,於2019年年底上映,屆時恰逢建國70週年及紀念馬江海戰135週年,是對新中國的獻禮和對英烈的告慰。
中國中文衛視\記者鳳遇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