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功率模塊原理及檢測方法

在變頻空調中,功率模塊是一個主要的組成部件,常簡稱為IPM

。變頻壓縮機運轉的頻率高低完全由功率模塊所輸出的工作電壓的高低來控制,功率模塊輸出的電壓越高,壓縮機運轉頻率及輸出功率也越大,反之,功率模塊輸出的電壓越低,壓縮機運轉頻率及輸出功率也就越低。

功率模塊內部是由三組(每組二隻)大功率開關三極管組成,其作用是將輸入模塊的直流電壓通過三極管的開關作用轉變為驅動壓縮機的三相交流電源。功率模塊輸入的直流電壓(P、N端間)一般為260V~310V,而輸出的交流電壓一般低於220V。

實修時,若懷疑功率模塊有問題,應先檢查其輸入端有無310V直流電壓,若無,則表明該機的整流濾波電路有問題,而與功率模塊無關;如果有310V直流電壓輸入,而U、V,W三相間又無低於220V的交流電壓輸出,或U、V、W三相輸出的電壓不均等,則可初步判斷功率模塊有故障。值得一提的是,若電腦板輸出的控制信號有故障,也會導致功率模塊無輸出電壓,維修時可用元件替換法加以區分。

空調功率模塊原理及檢測方法

另外,在未連機的情況下,可通過測量、V、W三相端與P、N二相端之間的阻值來判斷功率模塊的好壞,具體方法如下:將指針萬用表的紅表筆接P端,黑表筆分別接U、V、W端,其正向阻值應相同。如其中任一相阻值與其他兩相阻值不同,則可判定該功率模塊損壞;將黑表筆對N端,紅表筆分別對U、V、W三端,每相阻值也應相等,如不相等,也可判斷功率模塊損壞。

用數字萬用表測量的方法與指針萬用表正好相反,即用數字萬用表紅表筆接端,黑色表筆接U、V、W端的阻值應相同;黑表筆對P端,紅表筆接U、V、W端的阻值也應相同。

當確認模塊需要更換時,應先檢查室室外機電腦板放電是否完畢,因為故障機的大負載電流回路往往已燒斷,放電速度相對緩慢。這時,可通過目測室外機電源指示燈是否完全熄滅,也可以直接用萬用表直流電壓擋檢測P、N端間的電壓是否已低於36V。只有確認放電完畢後,才可以拆卸模塊。這樣既可保護人身安全,又可避免新換上的模塊在安裝中被高壓擊穿。

注意:更換模塊時,切不可將新模塊接近磁體,或用帶靜電的物體接觸模塊,特別是信號輸入端,否則極易引起模塊內部擊穿。

功率模塊上有P、N、U、V、W五個連接端及10芯、11芯連接排(部分機型可能沒有),其中“P”用來連接直流電正極,在有些模塊中也可能標識為“+”;“N”用來連接直流電負極,在有些模塊中也可能標識為“-”;“U、V、W”為壓縮機線。

空調功率模塊原理及檢測方法

在代換模塊前,一定要先用筆記下每連接點對應的連接線,以便連線時一一對應。值得一提的是,不同模塊的連接點位置可能有很大的差異,切不可只記連線位置。

在多數機型中,壓縮機U、V、w連線的顏色分別為黑、白、紅,但也有些例外(如變頻一拖二),建議按照室室外機原理圖進行連接。10芯連接插排的連線是模塊的控制信號線,11芯連接插排是模塊驅動電源線(有的機型沒有),這兩個插排對應的插頭均有正反面之分,安裝時應注意插頭的正反面並確保插接牢固。

由於代換上的功率模塊形狀有所改變,安裝時應先調整整流橋和功率模塊在散熱片上的位置,以能夠安裝為標準,然後確定位置後打孔,接著在功率模塊和整流橋底部均勻地塗抹導熱膠,將其牢固地固定在散熱片上,最後按照拆下前所記錄的接線順序,正確連接整流橋和功率模塊的,N(-)、U、V、W五個端子及排線。

注意:若P、N、U、V、W端子中任意兩條線連錯,只要一開機上電,就會造成功率模塊損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