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覺得自己以誠待人,卻總被辜負的青春期孩子,以及大人們!

14歲的小文(化名)在媽媽的陪同下,走進了諮詢室。小文看上去一點也不文,活潑、熱情,表情豐富。

小文要解決的問題是:進入初中兩年,情緒越來越糟糕,總覺得自己以誠待人,但別人卻不尊重,不在乎自己,很痛苦。

媽媽說:老師,你別看她一副很開朗的樣子 ,其實經常晚上在自己房間哭。

在排除了軀體不適,作息規律等狀況後,我和小文進行了單獨談話。

諮詢師:怎麼讓情緒越來越糟糕的?

小文:我待人很坦誠,所有事都會和要好的朋友說,如果朋友遇到難過的事,我第一時間會安慰她們,但我卻沒有得到好的回報,朋友們卻不珍惜我,甚至在我訴苦時,都不願聽我講完。

諮詢師:舉個最近發生的例子。

小文:上週,我找一個男生表白,失敗了,我心裡是挺痛苦的,覺得自己很傻,出醜了,但我和朋友們說時,她們打斷我,還笑嘻嘻說:這對你來說算什麼呀~。

寫給:覺得自己以誠待人,卻總被辜負的青春期孩子,以及大人們!

聽小文講完,我也很好奇朋友們為什麼這麼對她,但同時,小文說話時擠眉弄眼,時常大笑,還經常擺出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很難讓人準確判斷這件事到底有多嚴重。我相信,小文有這樣的表達方式,一定和她以往的經歷有關。

小文小時候因長得不好看、性格內向,導致身邊人都不喜歡她,輕視她,不在乎她。

上小學後,老師同學也不喜歡她,排擠她,批評她。

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小文很痛苦,所以她也一直在尋找能被人喜歡的方法,最終她發現開朗,大大咧咧的人,都很受歡迎。

於是,進入初中這個新環境後,小文有意識的改變自己的言行,終於,給同學們留下了“傻大姐”和“開心果”的印象。

但很快,小文發現雖然有了朋友,但朋友們並不尊重她,按她的話來說,就是:我本將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寫給:覺得自己以誠待人,卻總被辜負的青春期孩子,以及大人們!

諮詢師:你當時是怎麼和朋友們說,你很痛苦,需要安慰?

小文:我說,我剛和XX表白了,我去,他居然拒絕我,真是瞎了他的鈦合金狗眼,你們不知道當時我有多尷尬,早知道這樣,我就該強吻他,哈哈哈,好歹沾點便宜……。 就是說到這兒,她們打斷我,然後就完全歪樓了,嬉鬧做一團,再也沒人聽我說,更沒人安慰我。

諮詢師:我來重複一下你剛才說的話,你聽聽是不是這些內容?(重複以上內容)

小文:對的,我當時就這麼說的。

諮詢師:你能感受到我說這些時,是什麼情緒嗎?

小文:…蠻搞笑的,而且蠻強勢的。

諮詢師:聽上去我需要安慰嗎?

小文是個聰明的孩子,從她眼神中,我知道她已經領悟到一點了。

寫給:覺得自己以誠待人,卻總被辜負的青春期孩子,以及大人們!

小文是個很典型的敏感兒童,她會比普通兒童留意到更多信息,並對這些信息進行解讀,這原本是好事,但因為孩子的心智不成熟,導致她對別人的行為過分解讀、過分在乎,並因此禁錮了自己,活在別人的評價中,總是想著“別人怎麼看我”

她一直以誇張的表情,以及不合時宜的大笑,來掩飾自己的怯懦、內向,努力營造開朗、豁達、大大咧咧來討好別人,贏得朋友。

所以,即使是講述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小文仍是嬉皮笑臉,滿不在乎的樣子,這樣一來,別人當然就更不在乎這件事了,因為別人根本沒有收到你痛苦的信號。

語言和情緒不合拍,是很多青少年與人溝通不暢的主要問題。

同樣一句話,不同的情緒,通過不同的表情、語氣、語態表達出來,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比如:說對方一句“你這傻瓜”,以戀人的語氣情緒說出來,是俏皮;但如果是兩人吵架中說出,就會徹底激怒對方。

而青少年,或許出於自尊心,或許出於討好別人,往往選擇隱藏真實的情緒,不能坦然做自己。而自己都不尊重自己的情感,別人當然也就談不上尊重了。

用契合情緒的語氣、語態、眼神、表情,來闡述一件事,是和外界良性互動的前提。

寫給:覺得自己以誠待人,卻總被辜負的青春期孩子,以及大人們!

愛笑的人,心裡一定很苦,因為不笑,沒有自信獲得好評。

—End—


處處有心,二級心理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會員,對兒童及青少年、家庭、婚姻方面的心理諮詢有長達10年的工作經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