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經濟紅利之後 空淨市場轉型大勢悄然成型

彼之蜜糖,吾之砒霜。隨著我國空氣治理力度的持續加大,多個城市的空氣質量都得到初步性改善,而伴隨霧霾颳起的這波持續數年的“空淨風潮”,卻慘遭斷崖式下滑。

據奧維雲網(AVC)數據顯示,2017年空氣淨化器市場規模162億元,同比增長20%。雖然整年增長仍較為可觀,但從2017年全年空氣淨化器的銷售節奏來看,市場已呈現出明顯的前高後低態勢,全年的增長主要依靠於年初的暴增,而後半年增速已經開始持續下滑。就連本應是空氣淨化器銷售旺季的供暖期,也顯得“旺季不旺”。

從奧維雲網(AVC)提供的北京市場數據來看,在2017年四季度,北京地區空氣淨化器銷售額同比下滑了57.6%,為全國下滑幅度最大的區域,而在2017年一季度,北京地區空氣淨化器銷售額的同比增幅還曾是高達116.6%。與此同時,奧維雲網(AVC)發佈的2018年1-4週數據也顯示,空氣淨化器零售量為29.2萬臺,同比下滑了58.3%。

霧霾經濟紅利之後 空淨市場轉型大勢悄然成型

對此很多業內人士表示,空氣淨化器的風口,已過。

那麼問題來了,霧霾經濟之後,我國空氣淨化器又該何去何從?

實際上,空氣淨化器的這一波霧霾經濟過後,也並非全無戰績。一方面,我國的消費者已經開始意識到,乾淨的空氣對於健康的重要性,尤其是對於家有老人、兒童以及空氣敏感的人群來說。另一方面,空氣淨化器廠商們的熱情被充分調動,從中怡康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1~20周,線上市場參與品牌為395個,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可見,現階段空淨市場表現雖未達到廠商預期,但各品牌廠商對市場仍保持高度熱情,對產品的投放上仍保持較為穩定的節奏。

可以說,如今空氣淨化器行業所面臨的並非是生與死,而是到了岔路口,到了決定轉型方向的時候。

此前,全球知名室內整體空氣淨化方案提供商IQAir的全球首席執行官FrankHammes就曾表示:“我們應該要意識到,當人在室內,空氣質量問題就不僅僅是PM2.5。很多物質都能導致嚴重的室內空氣質量問題,譬如裝修材料和傢俱釋放的甲醛、苯系物、TVOC、氨氣、氡等,能導致過敏和哮喘,甚至致癌。”正如IQAir,在美國市場並不銷售針對PM2.5的單品,但如今美國市場卻遠比中國要大。

中商產業研究院研究報告也顯示,中國目前空氣淨化器普及率僅1%。與日本的17%,美國的27%,歐洲的40%,以及韓國的70%相比,相差甚遠。而參考這些空氣質量較好的發達國家的相關數據,我們會發現,空氣淨化器的銷量普及與“霧霾”並沒有直接關係,霧霾對於中國的空氣淨化器行業來說,僅是一個“額外”的契機。

未來,我國空氣淨化器行業的發展仍然可期。與其說空氣淨化器的風口已過,不如說是霧霾經濟的紅利已過,接下來迎接的是公平的起跑線與行業轉型的大勢。

細分專業級產品,或成未來主流趨勢

發展到如今,我國空氣淨化器企業要的自然就是擺脫產品對霧霾的依賴性,針對複雜的室內空氣淨化器,將產品專業細分或將成為空淨市場未來發展的一個明顯特徵。

從中怡康2018年1~20周監測數據來看,空氣淨化器的細分品類,去除氣態汙染物的產品,逐漸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潛力。其中,具有除甲醛功能的產品在市場中貢獻快速增長,零售額佔到2018年前20周市場的七成,高出去年同期3個百分點。除醛型產品無論在零售量、零售額上的表現明顯好於非除醛型產品。

A.O.史密斯作為空淨行業的領軍品牌曾對此表示,隨著二胎的放開、健康意識的增強、房地產的興起,促使大家對於去除室內甲醛的需求越發凸顯,除甲醛或是繼除霾之後,空淨行業的下一個風口。

當然,不僅僅是除甲醛,接下來有針對性的細分品類空氣進化器產品都將在各自的領域發揮其該有作用,我國的空氣淨化器的發展,也將擺脫單一畸形的現狀,逐漸變成一個成熟的行業。

2018年,空氣淨化器市場迎來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但調整的過程也是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前有環境改善帶來的銷量影響,後有消費升級帶來的品質要求。如此,唯有堅持下來的空淨廠商,才是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