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誠信國際:宏觀政策變中求「穩」,將帶來哪些影響?

中誠信國際:宏觀政策變中求“穩”,將帶來哪些影響?

8月2日,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誠信國際)發佈了關於7月31日中央政治局會議的點評,相關概述如下:

經濟運行穩中有“變”,宏觀政策變中求“穩”

經濟運行“穩中有變”。“穩”主要體現在國內經濟增長基本平穩,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一定的積極因素;從“變”的角度看,最大變數是貿易摩擦的所帶來的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宏觀政策變中求“穩”。政治局會議提出“六個穩”的政策信號表明,在外部環境的變化面前,宏觀政策既要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也要堅定去槓桿與深化供給側改革,避免前些年“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但經濟運行內外環境趨於複雜的情況下,穩增長與穩風險之間必然存在一定的衝突,未來仍需高度警惕宏觀政策調整力度過大導致重回“債務-投資”模式的風險。

貨幣政策邊際寬鬆:市場利率下行有限,社會融資規模有望回暖

貨幣政策兩難格局仍難解,市場利率下行幅度將有限。雖然穩增長壓力下貨幣政策邊際寬鬆,但貨幣政策仍面臨美元走強和美聯儲加息掣肘,因此當前可行的政策選擇是一方面結構性降準助力實體經濟融資,另一方面提高政策利率避免中美利差過大加劇資本外流壓力。政策利率的提高將對市場利率形成支撐。

貨幣政策邊際寬鬆與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相配合,社融有望回暖。資管新規細則放鬆要求,MPA考核參數調整,支持商業銀行發行二級資本債補充資本,均體現了監管層面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的意圖。後續來看,隨著貨幣政策邊際寬鬆和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的疏通,貨幣邊際寬鬆有望實現向信用邊際寬鬆的過渡,帶動社融回暖。

積極財政成調整重點:基建投資有望回暖,但保持“託而不舉” 態勢

一般公共預算內財政支出力度擴張空間不大,對基建投資的支撐力度有限

:根據我們的估算,下半年一般預算內財政支出空間為9.64億元或10.30億元,低於上半年11.16萬億的一般預算內財政支出。

廣義財政將成為對基建投資的主要支撐:政府性基金仍有可調用空間,專項債券發行力度加大,融資平臺在建項目融資需求得到一定保障,基建投資有望回升。但今年以來土地成交額增長放緩,後續政府性基金增速將回落,融資平臺融資仍面臨強監管約束,基建投資仍將維持“託而不舉”態勢。

重申房地產嚴調控:貨幣政策邊際寬鬆對房地產投資影響有限

貨幣政策邊際寬鬆對房地產融資影響有限,隨著土地購置費的回落,房地產投資仍有下行壓力,但當前房地產銷售維持正增長,房屋新開工面積增速回升,房地產市場託底因素依然存在,房地產下行幅度或將有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