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總統府最早建成的時候竟然是這個樣子!與現在差太遠!

白宮也稱為白屋,是美國總統的官邸和辦公室。1902年被羅斯福總統正式命名為“白宮”。白宮由美國國家公園管理局擁有,是“總統公園”的一部分。

白宮是一幢白色的新古典風格砂岩建築物,位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西北賓夕法尼亞大道1600號。白宮共佔地7.3萬多平方米,由主樓和東、西兩翼三部分組成。因為白宮是美國總統的居住和辦公的地點,“白宮”一詞常代指美國政府。

白宮從前並不是白色的,也不稱白宮,而被稱作“總統大廈”、“總統之宮”。1792年始建時是一棟灰色的沙石建築。

白宮位於華盛頓市區中心賓夕法尼亞大街1600號。地理座標:38°53′52〃N,77°02’′11〃W,北接拉斐特廣場,南鄰愛麗普斯公園,與從1800年起,它是美國總統在任期內辦公並和家人居住的地方。但是在1812年發生的第二次美英戰爭中,英國軍隊入侵華盛頓。1814年8月24日英軍焚燬了這座灰色沙石上建築物,只留下了一付空架子。1817年重新重新修復時為了掩飾火燒過的痕跡,門羅總統下令在漆上了一層白色的油漆。此後這棟總統官邸邊一直被稱為“白宮”。1902年美國總統羅斯福正式把它命名為“白宮”,後成為美國政府的代名詞。 白宮是美國總統府所在地,對人們來說白宮總是充滿了神秘感。根據白宮支出由全體納稅人擔負的原則,白宮的一部分在規定時間內向全世界公民開放,因此成了遊人觀光的熱點。高聳的華盛頓紀念碑相望,是一座白色的二層樓房。

美、俄總統府最早建成的時候竟然是這個樣子!與現在差太遠!

建築規模:華盛頓對未來的美國總統官邸就早有定見:它決不能是一座宮殿,決不能豪華,因為在這裡工作的主人是國家僕人。他提出了建造總統官邸的三點要求:寬敞、堅固、典雅,給人一種超越時代的感覺。他相信自己的國家會很快富強起來,擴展疆域,在世界上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建造總統官邸含糊不得。對於即將開始設計和建造的總統官邸,華盛頓執意認為無須高大,有三層高就足夠了。

白宮共佔地7.3萬多平方米。由主樓和東、西兩翼三部分組成。主樓寬51.51米,進深25.75米,共有底層、一樓、二樓、三樓共四層。白宮是美國總統辦公和居住之地,因而成為美國政府的代稱。底層有外交接待大廳、圖書室、地圖室、瓷器室、金銀器室和白宮管理人員辦公室等。

外交接待大廳呈橢圓形,是總統接待外國元首和使節的地方,鋪著天藍色底、橢圓形的花紋地毯,上繡象徵美國50個州的標誌,牆上掛有描繪美國風景的巨幅環形油畫。

有各種版本的現代地圖集和一幅名貴的18世紀繪製的地圖。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裡曾是羅斯福總統研究戰爭形勢的密室。從1970年起,此處已改為接待室,室內掛著本傑明·富蘭克林的畫像和美國19世紀哈得遜河畫派的風景畫,如哈特作於1858年的名畫《山間湖水》等。

北宮內部藏有各種精緻的英、法式鍍金銀製餐具和鑲金銀器。瓷器室收藏有歷屆總統用過的瓷制餐具,其中有一套從中國進口的名瓷。

美、俄總統府最早建成的時候竟然是這個樣子!與現在差太遠!

克里姆林宮是一組建築群,位於莫斯科心臟地帶,是俄羅斯聯邦的象徵、總統府所在地。

克里姆林宮的“克里姆林”在俄語中意為“內城”。蒙古語中,是“堡壘”之含義。位於俄羅斯首都最中心的博羅維茨基山崗上,南臨莫斯科河,西北接亞歷山大羅夫斯基花園,東南與紅場相連,呈三角形。保持至今的圍牆長2235米,厚6米,高14米,圍牆上有塔樓18座,參差錯落地分佈在三角形宮牆上,其中最壯觀、最著名的要屬帶有鳴鐘的救世主塔樓。5座最大的城門塔樓和箭樓裝上了紅寶石五角星,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克里姆林宮紅星。克里姆林宮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譽。

莫斯科克裡姆林宮是俄羅斯國家的象徵,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築群之一,是歷史瑰寶、文化和藝術古蹟的寶庫。

克里姆林宮的“克里姆林”在俄語中意為“內城”,曾是俄國曆代帝王的宮殿、莫斯科最古老的建築群,1156年,尤里·多爾戈魯基大公在其分封的領地上,用木頭建立了一座小城堡,取名“捷吉涅茨”。

美、俄總統府最早建成的時候竟然是這個樣子!與現在差太遠!

美、俄總統府最早建成的時候竟然是這個樣子!與現在差太遠!

1320年,伊凡一世開始用橡樹圓木和石灰石建造克里姆林宮,裝飾以複雜精美的雕刻,每個屋頂建造成特殊的圓拱形,克里姆林宮成為莫斯科公國的中心。

1472年,伊凡三世迎娶拜占庭帝國的索菲婭·帕列奧羅格公主時,決心重建伊凡一世時的烏斯賓斯基大教堂,最後以每月十個盧布的高薪,聘請到意大利人盧道爾夫·費奧羅萬提擔任工程師。

1479年,位於克里姆林宮中央的烏斯賓斯基大教堂竣工,金色的圓頂、高聳的塔尖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烏斯賓斯基大教堂此後一直作為俄羅斯國家教堂,所有俄羅斯沙皇加冕儀式都選擇在這裡舉行。

1491年,位於廣場西側的大公寢宮多稜宮建成,它以嚴格的建築比例和立方體形狀而著稱,因正面鑲嵌著削成四面體的白石而得名。

15-16世紀中央教堂廣場上建有聖母昇天教堂、天使教堂、報喜教堂、伊凡大帝鐘樓和多稜宮等。

1532~1543年,在其北又建四層立方體鐘塔樓。

1600年,伊凡大鐘樓增至五層,冠以金頂。

美、俄總統府最早建成的時候竟然是這個樣子!與現在差太遠!

克里姆林宮位於俄羅斯的莫斯科市中心,是俄羅斯的標誌之一。在克里姆林宮周圍是紅場和教堂廣場等一組規模宏大、設計精美巧妙的建築群。此外,還有建於公元18世紀的樞密院大廈,以及建於公元19世紀的大克里姆林宮和兵器陳列館等。每一座建築都蘊含著俄羅斯人民無與倫比的智慧,是世界建築史上不可多得的傑作。宮內保存有俄國鑄造藝術的傑作:重達40 噸的“炮王”和200 噸的“鐘王”。克里姆林宮由此成為俄羅斯備受珍視的文化遺產。

克里姆林宮整體呈不等邊三角形。面積27.5萬平方米,周長2公里多,始建於1156年。1935年在斯巴斯克塔、尼古拉塔、特羅伊茨克塔、鮑羅維茨塔和沃多夫塔等塔樓各裝有大小不一的五角星,以紅水晶石和金屬框鑲制而成,內置5000瓦功率照明燈,紅光閃閃,晝夜遙遙可見。

列寧陵墓、20座塔樓、聖母昇天教堂、天使教堂、伊凡大帝鐘樓、捷列姆諾依宮、大克里姆林宮、兵器庫、大會堂、古兵工廠、蘇聯部長會議大廈、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辦公大廈、特羅依茨克橋、無名戰士墓。克里姆林宮的建築形式融合了拜佔廷、俄羅斯、巴羅克、希臘和羅馬等不同的建築風格。權力的象徵

一個俄羅斯諺語這樣形容雄偉莊嚴的克里姆林宮:“莫斯科大地上,唯見克里姆林宮高聳,克里姆林宮上,唯見遙遙蒼穹。”克里姆林宮是俄羅斯世俗和宗教的文化遺產,它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公元14~17世紀俄羅斯東正教的活動中心。這裡過去是統治俄羅斯帝國的多代君王的皇宮,十月革命後是蘇聯最高權力機關和政府的所在地,今天又是俄羅斯的總統府(議會和政府現已遷出克里姆林宮)。可以說,從公元13世紀起,克里姆林宮就與俄羅斯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有關,它見證了俄羅斯從一個莫斯科大公國發展至今日橫跨歐亞大陸的強大國家的全部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