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外打乒乓像极了国乒!但大器晚成,27岁才杀进世界大赛四强

这个老外打乒乓像极了国乒!但大器晚成,27岁才杀进世界大赛四强

乒乓球迷们一般都知道,中国乒乓球的传统优势就在于轻巧灵活,发球、接发球、发球抢攻相当厉害,主要打速度而不是力量,所以我们的世界单打冠军一开始几乎被直板正胶快攻打法所垄断,从容国团到刘国梁,大都如此。

直到上世纪90年代的马文革、孔令辉、王励勤、刘国正等人开始,中国队的风格才逐渐开始向两面拉弧圈的打法靠拢,而这,向来是欧洲人的风格。

由于身高臂长,体能充沛,欧洲乒乓球运动员大多采用横拍两面反胶的弧圈打法,优点是相持好,力量大,退台对拉有巨大优势。

这个老外打乒乓像极了国乒!但大器晚成,27岁才杀进世界大赛四强

但他们的缺点也很明显,简单点说就是前三板球大多很粗糙,经常被国乒选手在近台三两下便解决了战斗,压根就来不及退台,空有一身拉弧圈的本领却用不上,只能干瞪眼着急而没办法。

不过随着乒乓球历史的发展,东西方的技术也在慢慢的交融。有些中国运动员的风格开始像欧洲人,有些欧洲运动员的技术也开始像中国人。

比如本文今天要提到的1999年荷兰埃因霍温世乒赛男单的一场半决赛,明明是一个欧洲人和一个中国人的对阵,但看起来却像是两个中国选手之间厮杀。他俩后来都以世界单打冠军的荣誉而名留乒乓青史,其中一个人大家很熟悉,叫刘国梁。

这个老外打乒乓像极了国乒!但大器晚成,27岁才杀进世界大赛四强

而另一个人的名字,叫施拉格。

施拉格是中欧小国奥地利历史上最伟大的乒乓球运动员之一,他出生于1972年,比刘国梁大了4岁左右,但成名却很晚。1999年之前,施拉格只拿过一些小公开赛的冠军,到27岁才终于在三大赛之一的世乒赛上杀入男单半决赛。

那年的他已经有27岁,再过个一两年就可以被称作是“老将”了。而刘国梁当时虽然才23岁,却已经是奥运会和世界杯的男单冠军。

这个老外打乒乓像极了国乒!但大器晚成,27岁才杀进世界大赛四强

施拉格之所以会大器晚成,首先是因为奥地利国的乒乓球基础薄弱,所以他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获得一个不错的训练环境;其次是因为这哥们儿训练经常偷懒,连体能训练都经常缺席(他队友说的),正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施拉格耕耘得少,成绩自然也少。

但是我们也经常说一句话,叫“懒人有懒福”。正因为训练少,所以施拉格也收获了两个意外的惊喜:一是他的身体状况保持得不错,所以人家27岁开始走下坡,他却是27岁刚有所小成;二是因为身体训练得不多,所以施拉格不得不钻研一些别的办法赢球。

结果他钻研什么呢?向中国人看齐,研究发球、接发球以及发球抢攻等技术!

这个老外打乒乓像极了国乒!但大器晚成,27岁才杀进世界大赛四强

所以看施拉格打球的套路,几乎和过去的国乒选手一模一样:发球水平高,对方经常会直接吃,或者接高然后被他抢攻;近台进攻凌厉,防守犀利,但退台几乎就只能放高球了,而且正手动作严重变形,和前三板抢攻时候的他判若两人。

不过施拉格毕竟是在欧洲长大的运动员,所以他的身上也带有很浓厚的欧洲范儿。最突出的表现在于他的反手比当年大部分中国人都要强,近台能抢攻,中远台还能反攻。

另外作为横拍、反胶选手,施拉格并不会和刘国梁等人一样一退台就几乎玩完了,他还是可以比较从容地放高球以及转进攻的——这种球对欧洲选手而言是常态,施拉格也不例外,但也仅限于此。

这个老外打乒乓像极了国乒!但大器晚成,27岁才杀进世界大赛四强

你若指望施拉格能和佩尔森、格林卡等人一样在中远台对拉弧圈球的话,那就有些困难了,退台后施拉格的正手几乎就是个“分解动作”,主要任务是把球打上台,质量的话确实比欧洲其他选手都要差很多。

1999年世乒赛四分之一决赛,施拉格是3-2打满五局全力拼下了世界杯单打冠军普里莫拉茨而晋的级——老普是个打相持的选手,而且接发球也很好,不过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些(他比施拉格大3岁,当时已经三十而立了),所以没能过施拉格这关。

接下来半决赛,施拉格就将与中国当年最杰出的前三板选手刘国梁对垒了。究竟他俩谁能占得上风,挺进埃因霍温世乒赛的决赛呢?

连载未完待续……

原标题:《乒坛二十四年(212):施拉格,一个晚熟的乒乓名将》

这个老外打乒乓像极了国乒!但大器晚成,27岁才杀进世界大赛四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