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心念|南方有佳人,傾城醉未蘇

心心念|南方有佳人,倾城醉未苏

南方有佳人,傾城醉未蘇

究竟要以何種姿態行走於人世間,才能做到不被世人所遺忘?一個男人愛上一個女子,愛的是她的優雅的姿態,愛的是她動人的容顏,是她獨有的聰慧。又會有多少人愛上她那顆被生活折騰的傷痕累累的心?愛上歲月在她臉上留下的痕跡?

可是,林徽因卻做到了,她曠世的才情與絕代風華讓徐志摩魂牽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行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小心翼翼的存放著這一段段生命難以承受之重的深情。

1904年,一位聰慧伶俐的姑娘生於南方小城,她來人間一遭,便帶來了無數成就與美好。

1920年4月,林徽因隨父遊歷歐洲,在倫敦居住一年,受到房東女建築師影響,立下了攻讀建築學的志向。也許只能說她勇氣可嘉,可真正令人欽佩的是她對於這一領域做出的貢獻。

1928年春,她同梁思成步入婚姻的殿堂。

她的丈夫,中國著名的建築學家梁思成也是受了她的影響才學了建築學。她同丈夫梁思成留下了《論中國建築之幾個特徵》《中國建築史》等珍貴的建築學史料,為中國的建築學術做出了基礎性的和發展方向性的重大貢獻。

她為保護北京古建築,不顧喉音失嗓,金剛怒吼;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新中國國徽的設計傾注了她澎湃的激情;她和丈夫梁思成不記名利為清華創建建築系,為中國建築史的發展寫下了濃重的一筆……在歷來被看作男性傳統領域的建築行業,林徽因綻出女性的第一道光芒。

1931年,林徽因受聘於北平中國營造學社。次年,為北平大學設計地質館和灰樓學生宿舍。在此後數年中,她多次深入晉、冀、魯、豫、浙各省,實地調查勘測了數十處古代建築。

《愛是一場漫長的修行》

當愛入迷途,她適可而止,斬斷情絲。1920年,16歲的林徽因選擇在康橋柔波下與徐志摩熱情相擁,又在康橋沉默的夜色中揮別。不是她太薄情,而是因為人太多情,多情之人才會種下更多的前因,可所有結果只能自己承擔。所以,她能做的,就是選擇離開,將她的初戀連同她深愛的男子丟棄在異國他鄉,她的不辭而別令徐志摩在倫敦的煙雨中惆悵南醒。不是她不夠愛徐志摩,只是她明白,她和徐志摩註定沒有完美的結果。她不願看到更大的破碎,在最美的時候轉身離開,讓彼此都記住這段短暫卻又甜蜜的美好。人生充滿太多無奈,明知如此,依舊有很多人為了一場戀愛,去奔赴無期的將來。世上,又有多少人像她般懂得隨遇而安,適可而止?

當緣定終生,她心如蒲葦韌如絲。她的命運就如同一葉顛簸於海上的舟,飄搖不定。20歲的梁思成雖然沒有徐志摩那樣突出的才華,可是他是那種胸中真正有一個大海的男人。曾經有一個形容他們二人性格很貼切的比喻"如果用梁思成和林徽因終生痴迷的古建築來比喻他們的組合,那麼,梁思成就是堅實的基礎和樑柱,是宏大的結構和支撐。而林徽因則是那靈動的飛簷、精緻的雕刻、鏤空的門窗和美麗的闌額。他們是一個厚重堅實,一個輕盈靈動。他們的組合無可替代。"林徽因又一次用慧眼發現了梁思成是個可以依靠的人。在一年多的相處中,梁思成悉心照顧著林徽因,他們一同去去公園遊玩,去圖書館看書,參加一些學校的活動,梁思成的單純和活力也給她帶來很多快樂,漸漸地把她從一個曾經充滿掙扎和苦悶的女孩變成一個樂觀開朗的新女性。如果說徐志摩是林徽因夢中一切美好的想象,那麼梁思成則給了她現實的安穩。和梁思成相處,則讓她感到陽光下那些粉塵落在手背時的真實。她懂得,即使是春花秋月再美,也還是離不開一粥一飯的生活。選擇梁思成意味著要過細水長流的日子,選擇徐志摩意味著要過詩情畫意的光陰,林徽因要的終究是尋常的幸福,所以註定此生與徐志摩擦肩。1928年,林徽因決定和梁思成結婚。婚前,梁思成問林徽因:“有一句話,我只問這一次,以後都不會再問,為什麼是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長,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準備好聽我了嗎?”

愛,是一種信仰,為了這份潔淨而又神聖的信仰,許多人窮其一生去追尋,在愛恨迷離,冷暖交織的紅塵路上,每個人沿著心中所期待的方向前行, 倘若最終能追求到自己心之嚮往的愛情,那也不負這一場奮力追逐了。

當柏拉圖式愛情降臨時,她心雖兩難卻也坦誠相待。1931年,梁思成出差回來,林徽因哭喪著臉告訴他:"我苦惱極了,因為我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林徽因敞開心扉,坦誠相待,對梁思成毫不避諱。其實她對梁思成的依賴已勝過情愛,她沒有將真實情感一味地隱藏,也沒有肆意將這愛氾濫成災。此刻,她需要她最信任的人幫助她解決這份苦惱。

梁思成聽後很心痛,但是權衡再三後還是說:"如果你選擇老金我祝你們幸福"林徽因把原話告訴金嶽霖,金嶽霖的回答更是率直坦誠得令人驚訝:"看來思成是真正愛你的我不能去傷害一個真正愛你的人。我選擇退出。"從那以後,他們三個毫無芥蒂,金嶽霖仍舊跟他們做鄰居,相互間更加信任。面對這樣的感情糾葛,三個人的態度讓我們感動萬分,很多時候,或許我們交給對方選擇的權利,才是給了自己生活的希望。所以林徽因對梁思成說:“你給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將用一生來償還!”

《歲月靜好,優雅如初》

盧梭曾經說過:“一個女人可以用化妝品使她出一出風頭,但是獲得別人的喜愛,還要依賴她的人品和處事手段。”而林徽因具備的,恰恰是這樣豐厚的精神財富。因為她的家境較為殷實,父親林長民不但學識淵博思想還尤為開通,他不但給女兒提供了優越的成長空間,讓這個女孩從未因為物質的匱乏產生過恥辱感和自卑感,還給了她一個聰慧的頭腦,讓她能在為人處世時寬容豁達。她具有了一個女人該有的優雅,把原本枯燥的柴米油鹽的生活安排的舒心而愜意,她能在不同的場合表現出得體的儀態,她能在舉手投足間非常自然地表現出一種雍容大氣的風度,她的微笑能讓周圍的每一個人都能感到溫暖快樂。

在林徽因十幾歲時,她的談吐和悟性已經超越了她的年齡,不止父親要在她的美貌聰慧面前被迫放低“輩分”,連父親的好友徐志摩也被她過人的談吐和聰慧吸引 。

林微因很健談,有學識,有見地,語言犀利賦捷曾經的沙龍客之一蕭乾回憶,連梁思成和金嶽霖也只是坐在沙發上吧嗒著菸斗,連連稱是。

她的朋友們也不得不敬佩這個見解一流、談吐一流、俏皮幽默的漂亮太太。所以,一個優雅的女人要像林徽因一樣,不但才思敏捷、口齒伶俐,還要善於反駁,有理有節,懂得辯論,適當的時候,再來一點小小的幽默。 做女人當如林徽因,如她淡定素然,如她聰慧獨立,如她率真坦誠,如她執著堅韌,如她一樣為自己譜寫一個如夏花般絢爛的人生!

1930年因患肺病到北京香山雙清別墅療養。

沒有人生來優雅,如果說美麗可以與生俱來,但優雅氣質卻是後天修煉而成的。一個氣質高貴、見多識廣、優雅聰慧,並且獨立自主的女人,走到哪裡,都會有目光追隨。

《 你是人間四月天》

在人間四月,奼紫嫣紅的四月,每一朵都是她。

一九五五年四月一日,五十一歲的林徽因病逝於北京,她的離開,讓我更加相信因果之說,因為她死在至愛了一生的人間四月天。我甚至相信,她離開時一定不會疼痛,四月的清風,在她身停止吹動,她靜靜的停止呼吸。這世間,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可以如夏花般絢爛,死若秋葉般靜美。林徽因做到了,她這不長不短的一世,雖然相對於長壽者來說有些許遺憾,但她一生華美,比起庸碌的凡人,當是無悔了。她活著的時候喜歡被人簇擁著,在熱鬧中度過每一天。死後則想獨自與春天留下最後一個約會。她像青鳥一樣倦而知返,在月色還沒有散去的晨曉離去。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幾程山水,萬般故事,皆化作夢幻,林徽因和我們一樣來人間匆匆走了一遭,又將奔赴另一道輪迴,就此別過吧!化作微塵也好,散作落紅也罷,今生再不見林徽因,今生,卻也在追憶林徽因。

青海讀書心心念團隊組稿:林海雪媛,大二學生,在最美的時光裡,寫盡我的喜怒哀樂,寫盡我逝去的青春。

==================================

青海在線文化傳媒出品。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青海讀書》公眾號面向廣大網友徵稿,歡迎廣大作者投稿,散文、小小說、詩歌、書評、新書推薦均可。文責自負,自己校對。投稿時請發作者簡介和需要配圖的照片。郵箱:[email protected],讀書QQ群:371156841

文化顧問/王文瀘

執行主編/劉志強

法律顧問/王延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