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帶給我們的電影與教育的反思

在朋友的推薦下,走進電影院看了印度電影《起跑線》,這部講述一對印度的中產階級夫婦:服裝店老闆拉吉(伊爾凡·可汗 Irrfan Khan 飾)與太太米塔(薩巴·卡瑪爾 Saba Qamar 飾)為了讓女兒皮婭(蒂希塔·塞加爾 Dishita Sehgal 飾)接受更好的教育想盡了各種辦法。而當他們費勁心思終於要將女兒送進名校時,事情卻又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變化……

《起跑線》,帶給我們的電影與教育的反思
值得中國電影人學習的印度電影

不知從何時起,印度電影開始逐步走進了中國百姓的生活,從大眾知曉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到近年來大熱的《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一系列的印度影片,讓中國觀眾大呼過癮。 《起跑線》,帶給我們的電影與教育的反思​以前的印度電影讓大家熟悉的就是一部歌舞劇,甚至連字幕君到了歌舞階段會調皮的提醒你,下面請欣賞印度歌舞,之後都會自覺的快進。然而,從《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開始,很多人去關注印度,關注印度電影。在之後的電影中,歌曲少了,故事多了,思考多了。更重要的是,它敢拍,敢於揭露現實,揭開自己的傷疤,這樣寫實又藝術的電影,在中國也有,比如以賈樟柯為代表的第六代電影人,但寫實有餘商業不足。

《起跑線》,帶給我們的電影與教育的反思​ 當《偶滴個神啊》出來後,你是否瞭解到了印度宗教的複雜性,且對於現實社會的一種批判?《地球上的星星》也是反映一部教育題材的影片,每個人都是天才,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摔跤吧,爸爸》,讓拼搏奮鬥成為青春的代名詞。《起跑線》,帶給我們的電影與教育的反思​反觀我們近些年的電影,大部分都是高投入,但口碑上乘的影片卻寥寥可數,而這些影片是否也能夠人們足夠的思考呢?很多影片追求一種快餐文化,眾星扎堆,圖個樂呵,這就是我們的電影現狀。
《起跑線》,帶給我們的電影與教育的反思​​未來,我們的電影市場是巨大的,我們以前一直學習好萊塢的高科技,特技特效,大規模,是否我們也該像印度電影學習下他們的拍片,講故事技巧,如何去講好中國故事,拍好中國電影。

印度版的《虎媽貓爸》,引發中國式教育思考《起跑線》,帶給我們的電影與教育的反思​看完《起跑線》,你會覺得片中存在的問題,在我們身邊也有反映,也有相同題材的作品來揭露現實。比如趙薇和佟大為出演的《虎媽貓爸》,為了自己的孩子能夠上好的學校,運用了各種手段,買學區房,學藝術,託關係等。很現實的反映出我國教育現在仍有教育資源不均衡的情況,幼兒園有入學難入學貴的問題。在目前,農村的孩子去縣城讀書,縣城的孩子到省城讀書,省城的孩子又回去北上廣或東部發達地區就讀,而東部地區條件好的或許會選擇出國。

《起跑線》,帶給我們的電影與教育的反思​我們很多家庭,都希望能夠為子女提供更好的教育,尤其是中國式父母,可以為其犧牲一切。《起跑線》,帶給我們的電影與教育的反思​ 知識改變命運,性格成就未來。我們在注重孩子學習的同時,可以加強對孩子性格的培養,這些或許是學校所學不到的。而這些也都是父母能夠潛移默化影響到的,從小讓孩子自立自強,自信自愛,這都是教育,這樣的教育遠比書本上的實在的多。
《起跑線》,帶給我們的電影與教育的反思​電影終歸是電影,通過電影能夠讓你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或許這才是電影的本意。

以上觀點,僅代表個人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