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行各業自己獨特的語言——行話

各行各業自己獨特的語言——行話

各行各業自己獨特的語言——行話

網絡圖片

行話,是按照社會的行業區別而命名的。各行各業由於性質、工作等諸多方面的不同,使用的語言也有很多差異,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獨特的一些行話。行話也包括江湖社會的許多行當所使用的語言。

各行各業自己獨特的語言——行話

網絡圖片

以前,江湖社會分為四大行當,即金、皮、利、卦。每一個行當又分出許多小的生意,例如金行,是江湖上四大行當之一,下面分九種:算命、看相、測字、扶乩、圓光、走陰、星象、法師、巫師。從方式上還可以分大口金、小口金、磨盤金、籤金、字金等;營業形式上有攤地、掛牆、花樣、散走等。相面中還有恐嚇和詐騙,騙中有小騙的“破”,大騙的“阿寶”。將每一種細分為三,就成為京、皮、朵、目、柴、馬、離、降、風、火、隨、謠等十二相。還有分成三十二相和六十四相的。

各行各業自己獨特的語言——行話

網絡圖片

這些行當有自己獨特的行話,也有江湖上通用的行話。江湖的行話,有不少與洪門的秘語相同。洪門最初是反清的秘密組織,在被鎮壓捕殺後開始轉入地下,採用秘密結社的方式吸收成員,以各種公開職業作掩護,如相面、打卦、練武賣藝、變戲法、行醫賣藥等,這些都是江湖行當。洪門所從事的行當主要還是販私鹽,獲利豐厚,風險很大,靠木船運輸,跟水有不解之緣,自稱“走江湖”。

各行各業自己獨特的語言——行話

網絡圖片

清幫和洪門不同,清幫是以保護清帝國為宗旨,從事的行業是靠官府運送錢糧的,所以又叫“安清幫”。清朝滅亡後,反清和安清都失去了目標,才“清洪合流”,成為中國黑社會的主要勢力。洪門的不少山頭在辛亥革命中參加了革命,但也有的山頭後來與清幫勾結成了純粹黑社會性質的流氓群體,從事殺人綁票、包賭、包娼、包鴉片、詐騙等罪惡勾當,像上海的大流氓黃金榮、杜月笙等。洪門在海外的影響大,東南亞和美國、日本等地都有洪門的山頭,他們所採用的都是洪門組織結構形式。這就是江湖行話多用洪門秘密語的原因。

江湖上只要懂江湖行話,懂江湖規矩,遵守江湖道德,就被稱為“海清”,即江湖人。“空子”則是指一無所知的門外漢。江湖行話中,如“血”即錢,錢多叫“血旺”,送錢叫“上血”,每天送的規矩叫“日血”,按月送的叫“月血”。

各行業都有自己的行業語,用以標明歸屬,叫“行話”。“行內人”不能說外行話。唐代的時候,隨著行會的出現,就有了行話。到了宋代,已有專門說述行話的書籍。明代的時候,行會發展成了會館。供行神、豎行碑和說流行的行話是行會人的重要風俗。行話除了在生意場上要說以外,主要是為了證明自己是行中人。例如,一說“急支”,就是急性支氣管炎,就知道說話者是醫生。以前江湖郎中也有不少行話隱語,如:“桃花源”指肚臍;“柴”指牙齒,也叫“柴吊子”(牙疼叫“柴吊”,治牙病叫“柴受”,牙醫館叫“柴窯子”);“上漿”指江湖醫生在患者痣上所點的去痣藥;“木桶”指呆傻的人。

各行各業自己獨特的語言——行話

網絡圖片

宋人陳元靚《事林廣記續集·綺談市語》就記載了不少當時的行話。如米——漂老,飯——雲子,糕——旋蒸,蜜——百花釀,面——麥塵,肉——線道,鹽——濫老,醋——醯物,油——滑老,茶——仙茗,酒——醞物,包子——捻兒,饅頭——籠飽,餛飩——溫包,魚——細鱗,鱉——團魚,蝦——長鬚公,蟹——郭索,雞——司晨,鴨——綠頭,鵝——紅掌,蘿蔔——廬服,韭菜——蔥乳,藕——蒙牙,筍——竹萌,甜瓜——召平,梨——天漿,桃——仙果,杏——嘗新,葡萄——馬乳,石榴——金罌,櫻桃——崖蜜,牛——大牢,羊——柔毛,豬——豕物。

有了行話,就可以分清行內行外人,防止冒充的二混子搶生意,還可以保住一些機密。行話大都通過口頭語言,有時用手勢或動作來表示。

那麼,職業話算不算行話?職業話只是習慣語言,沒有什麼功利,也不是專門用作江湖社會語言,因此不算行話。

司法、紀檢部門經常說“辦案”,該詞已經進入了大眾語彙系統,這是漢語的基本詞彙;與此不同,如果只說“辦”,如“辦了他”,卻是行話,只在公檢法體統和犯罪團伙中使用,意思是逮捕他或者是判他刑,甚至是殺死他。

這就要求我們弄清楚一個問題,一些行業用語開始只是行內人說,後來普及到了大眾,就不再是行業語了,而是一般詞彙了。例如,隨著數字化步伐越來越快,從微機的普及,到數字電話和數碼照相機,再到數字音樂和攝錄機,“硬件”、“軟件”等計算機行業的基本行話已經成為民眾通用詞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