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1938武漢失守後,中國軍隊還有幾個戰區多少個師

武漢失守後,中日兩軍在正面戰場的對峙態勢是:

衛立煌的第一戰區:主要作戰兵力十二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戰場地域以洛陽為軸心,背靠豫西伏牛山,鉗制著晉南中條山,與佔領同蒲路(大同至風陵渡)南段和豫北的日軍平田健吉的第三十七師團以及前田治的第三十五師團對峙。

抗戰1938武漢失守後,中國軍隊還有幾個戰區多少個師

閻錫山的第二戰區:主要作戰兵力三十二個步兵師和五個騎兵師,戰場地域以晉西南的吉縣為軸心,囊括了晉西數縣,背靠陝北宜川,與佔據太原的日軍筱塚義男的第一軍對峙。

顧祝同的第三戰區:主要作戰兵力二十二個步兵師,戰場地域以皖南屯溪為中心,背靠浙贛閩腹地,與日軍藤田進的第十三軍對峙。

張發奎的第四戰區:主要作戰兵力十八個步兵師,戰場地域以廣東韶關為基地,與日軍安藤利吉的第二十一軍對峙於北江、西江兩側。

李宗仁的第五戰區:主要作戰兵力三十四個步兵師和一個騎兵師,戰場地域以湖北襄樊為根據地,主力位於鄂北和豫南的大洪山、桐柏山區。戰區副司令長官李品仙率桂軍的兩個軍滯留在平漢路以東的大別山區,以牽制或阻滯日軍西進。

抗戰1938武漢失守後,中國軍隊還有幾個戰區多少個師

朱紹良的第八戰區:主要作戰兵力六個步兵師和四個騎兵師,戰場地域以蘭州為基地,指揮西北馬家軍和傅作義的部隊,與日軍岡部直三郎的蒙疆軍對峙於綏蒙與黃河河曲地帶。

薛嶽的第九戰區:主要作戰兵力五十二個步兵師,戰場地域以湖南衡山為基地,與日軍岡村寧次的第十一軍對峙於贛湘鄂邊的幕阜山脈以及鄱陽湖和洞庭湖畔。

蔣鼎文的第十戰區:作戰兵力九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戰場地域為陝西省周邊。

抗戰1938武漢失守後,中國軍隊還有幾個戰區多少個師

另外,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統轄的敵後游擊區是:于學忠的魯蘇戰區,主要作戰兵力七個步兵師和部分遊擊部隊,戰場地域為江蘇省北部和山東省;鹿鍾麟的冀察戰區,主要作戰兵力五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以及河北遊擊部隊。

除此之外,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還直轄三十二個步兵師,其中二十三個步兵師用於一線部隊的輪替和應急作戰,主力配置在衡陽至桂林之間;剩下的九個師佈置於川康陝地區,任務是“綏靖”。

親愛的朋友,如您喜歡本文,請關注大鵬微信公眾號“大鵬說書(賬號dapengshuosh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