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勸你多包容,今天我勸你莫善良

以前我勸你多包容,今天我勸你莫善良

1.

小時候,每當假期最喜歡的一件事是看《西遊記》,孫悟空降妖除魔、本領滔天,讓人直呼過癮。但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唐僧,他的善良和仁慈感化了很多人,卻一度讓我混淆、困惑。他有時善良到人妖不分,善良到親疏不分,善良到包容惡人,不知是一種博愛還是愚蠢?!

成年之後,我才明白:善良很好,但要適度。人善被人欺,狗善被人騎。

上大學之後,我覺得最舒心、放鬆的地方就是宿舍,它就像你的第二個家,在這裡你可以卸下盔甲、無需戰鬥。但是總有人自私地把宿舍當做自己一個人的家,而不是六個人共同的家。

一個舍友每天回到宿舍就喜歡聽音樂,外放出來又嗨又爽,有時持續2個多小時。這還是勉強可以接受的,最慘的是單曲循環播放。我在宿舍待久了,腦子嗡嗡響。有幾天下課之後不想回宿舍,還不如在圖書館待著清淨、舒適。

有一次,她又外放音樂,我說:你能不能小點聲?你外放音樂半小時還可以勉強接受,時間太長聽著頭疼。結果,這貨來了一句:你怎麼這麼多毛病呀?!

聽著就來氣,心想咱倆到底誰毛病多?!

後來,壓下了心頭的怒火,說:“宿舍是公共場所,你外放音樂打擾到我們了。要學會自省,換位思考一下!”然後,她就噤聲了。

從此,每當我回到宿舍,10分鐘之內她就會自覺把音樂關了。我想她關音樂的時候內心戲應該挺豐富的,心裡不想關音樂但是又怕再起戰火。

當她說我毛病多時,我才知道我之前的包容有多可笑,原來真的有一些人不會自省,不懂換位思考。所以不要做一個太善良的人,因為賤人不懂你的包容,只會覺得你軟弱可欺。

在社會交往中,要學會及時止損。當他人的行為損害自己的利益時,即使點燃戰火也要全力維護。不要回避衝突,因為潛在的矛盾比顯在的矛盾更可怕。

包容和憤怒都是人類最實用的態度。

金星說過:“忍”是一種生活的常態,到最後看“忍”是塑造了你,還是淹沒了你,完全取決於你自己。

以前我勸你多包容,今天我勸你莫善良

2.

張紹剛是在一片罵聲中火起來的。我第一次知道他,是在幾年前,在《非你莫屬》的節目裡。在張紹剛與劉莉莉事件中,短短15分鐘的節目片段看得我怒火中燒,一位主持人聯合十幾位BOSS對一個處於弱勢地位的應聘者進行語言攻擊,讓女孩毫無招架之力。我覺得他小人度量,招人煩。

有網友說張紹剛最近頻上綜藝,洗白白了。確實如此,在我心裡他現在已經漂白了。最近不知張紹剛度量是否變大,但是他有原則、敢愛敢恨的一面卻圈粉無數。

在《無限歌謠季》中,怕孩子吃不飽飯,直往毛不易餐盤裡加串;在《嚮往的生活》中,節目錄制之前會像父親般叮囑李誕和池子要有禮貌、認真和人打招呼,問啥答啥不要亂說話。

節目錄制時,李誕喊頭暈,觀眾覺得他就是撒嬌想休息,結果張紹剛沒有一絲懷疑,一臉擔憂、噓寒問暖。

張紹剛對待晚輩一副慈父形象,但是對於觸犯其原則的人,無論名氣如何,毫不妥協。輕者就事論事,重者夾槍帶棒。

張紹剛和李誕在一檔節目的錄製中,遇到一個一線綜藝大咖因為一點小事要罷錄節目。該藝人離場之後,張紹剛沒有妥協,組織節目繼續錄製。最後發現這位藝人乖乖回來了。

在《吐絲聯盟》中,張紹剛隔空喊話:“你愛錄不錄,不錄就滾!”

好的關係生愛,是互惠,而不是其中一方一味遷就;壞的關係生恨,是越界,中有一方不懂體諒。

以前我勸你多包容,今天我勸你莫善良

3.

前幾天新疆下雨,雨打花瓣,落地一片,道路泥濘、溼滑,大有“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之感。

這時,一個外賣小哥騎著電動車在彎路處一個帥氣地迴旋,連人帶車親吻大地。我當時在事發地點50米開外,一會就有學生圍在他旁邊,站那半天就遞了個紙巾,也不知道幫小哥把車扶起來。

就趕緊走過去,問他:沒事吧?結果,他站起來彷彿沒有聽到,在檢查外賣是否完好。之後我問他:我幫你把車扶起來吧。

還是不理我,小哥掏出手機發了個電話:“你在哪呢?哥這摔著了,就在博學樓旁邊的路上,你趕緊過來。”

我全程熱臉貼了冷屁股,他還擺出一副酷樣,不太懂,是用不在乎的樣子掩飾狼狽嗎?

我不再停留,走開了。

當別人不需要你的善良、關愛,請及時收回,莫讓其貶值。

以前我勸你多包容,今天我勸你莫善良

4.

我高中時喜歡戴佛,我不信佛教,也不求佛的保佑。只是偶爾看著脖子上的佛,就想學習他的寬容大度、慈悲為懷。

佛是博愛的象徵,他能品眾生苦、容眾生相。

佛可以達到真正的包容,但是有太多善良的人並不能從內心真正的包容、消化別人的惡行,只是表面包容、忍讓,內心怒火中燒,只能強行壓下。

據世界衛生組織和聯合國人口組織調查表明,男性的壽命平均比女性短5到10年。我國女性人均壽命79.9歲,男性平均壽命73.3歲,男女壽命相差6歲。

平均壽命差距大的原因有多種,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是男人比女人更能忍,男人比女人更缺乏情緒宣洩。

如今依然是男權社會,大家都喜歡男性氣質如堅強、隱忍,我們喜歡說小不忍則亂大謀、男兒有淚不輕彈。忍可以塑造一個人,也可以毀滅一個人。

適時宣洩何不是一種快樂?

沒有佛的心境,就不要太過善良、一味忍讓,內火太多,容易傷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