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江山峯農下海經商,現如今產值過億,生意遍布新疆大地

2018-08-03 07:04 | 掌上江山

與毛春田相談,話語雖不多,但言談間透露出他的實幹、踏實和堅忍。正是靠著苦幹敢拼的個性,他從一名走南闖北的蜂農,成功轉型為一名企業家;如今,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產值過億元,生意遍佈新疆大地。

由農轉商 從零打天下

1970年9月,毛春田出生在江山市清湖街道七鬥村。1987年,他開始外出養蜂創業,“那時候跟著家人,帶著蜂箱天南地北地跑。”養蜂五六年後,毛春田想告別漂泊生活,開始謀劃轉行。

这位江山峰农下海经商,现如今产值过亿,生意遍布新疆大地

當時清湖地彈簧生產加工盛極一時,在親戚的建議下,毛春田開始從事地彈簧加工生意。“棄農從商”的他,從“零”起步,經營一家五金加工廠,從事地彈簧附件的加工。雖與養蜂是不同的領域,但吃苦好學的毛春田自學地彈簧的組成、加工,邊學邊幹,有不懂的就向同行、朋友、技術人員請教,漸漸地對於地彈簧加工技術瞭然於胸。

守信是毛春田經商的首要信條。有一次,他接到5000件地彈簧附件加工訂單,客戶要求3天交貨。當時他的生產規模很小,為了如期交單,他與工人加班加點趕製產品,最後如期交貨。守信的毛春田開始得到顧客的信任。

異鄉創業 艱辛誰人知

2001年,隨著本地地彈簧加工市場的逐漸飽和,毛春田決定轉戰他地,開拓市場,在同行朋友的建議下,毛春田轉戰至新疆。初到新疆,毛春田將多年積攢的10萬元作為啟動資金,落腳於新疆華凌商貿城,從此開始了在異鄉打拼的生活。他的事業重點也從地彈簧加工轉向了塑鋼門窗五金銷售。

这位江山峰农下海经商,现如今产值过亿,生意遍布新疆大地

在新疆,地域差異是擺在毛春田面前的第一道難題。“剛來的時候由於氣候、飲食不同,我常常水土不服。”毛春田說,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已適應了當地的環境。他的生意大多面向漢族人,結識了很多朋友,偶爾需要與新疆客戶交流,也能迎刃而解。

創業的艱辛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加上經驗不足,毛春田的生意不賺反賠,但他並沒有因遭受挫折而一蹶不振,反而在家人的支持下越挫越勇。毛春田首先從節省開支上入手,當時,他租了一套面積僅有50平方米的房子,在一室一廳的空間裡,不僅是他們的家,也是庫房。“那時候運貨工具還是三輪車,我的孩子只有五六歲,每次半夜拉貨,不放心將他獨自放在家裡,就帶著他和我一起拉貨。”回憶往昔,毛春田有著對家人的歉疚。

不懼挫折 闖出一片天

新疆地域遼闊,毛春田的客戶分散在各個地區。為了發展下線,他跑遍了新疆的大小縣市。對於事業毛春田有著自己的堅持和執著,顛簸的車程、遙遠的距離這些在他眼裡都是小事,從烏魯木齊到和田,有1000多公里,10多個小時的車程。毛春田說:“只要有業務,再遠我也要去跑一跑。”2005年毛春田的事業開始回暖,決定將經營範圍擴大到鋼結構工程。2008年5月,毛春田成立了新疆飛亞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鋼結構安裝工程,加工銷售H型鋼、C型鋼等。公司成立初,他在烏魯木齊市郊區租了廠房,進行鋼結構製作加工。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擴大,2012年他在昌吉州工業園區購買了100畝土地建設廠房。目前,新疆飛亞鋼結構工程有限公司的生產廠房、辦公機及生活用房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擁有多條生產線,產值過億元,完成了3000萬元的烏蘇營口工業園區內24幢標準化廠房,烏魯木齊絲綢之路伏羲學校教學樓等項目的鋼結構建設。

这位江山峰农下海经商,现如今产值过亿,生意遍布新疆大地

毛春田給人印象總是很忙碌,除了對接業務,他還會下到車間,瞭解車間精細化推進等工作。“企業的發展需要緊跟時代,多到一線瞭解情況,有助於我更好地把握企業發展方向。”毛春田說,如今政策好,當然要抓住“一帶一路”發展機遇,壯大企業規模,打響自己的品牌,力爭產值翻番。

獨木不成林,抱團發展方能商行天下。2017年,烏魯木齊江山商會成立,毛春田不僅是商會執行會長之一,也是發起人之一。“家鄉領導十分關心我們這些在外打拼的江山人,還特意到烏魯木齊瞭解在外工作情況。我和其他6名同鄉發起創建了商會。商會就像一個‘大家庭’,大家互相扶持,抱團合力,機會多了,成功的幾率也就大了。”毛春田說。

(原標題《【江山創業人】借得東風展翅飛》,原作者 張敏,編輯 葉曉倩 祝旖波 于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