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城市視角:增速第一的貴州,火力全開

Kopu導讀:近日,全國29省份交出上半年GDP成績單,儘管總量經濟上廣東和江蘇維持首冠,但貴州是唯一兩位數增長的省份,10%的增速又是第一!在全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前提下,貴州依然勢如破竹,保持穩定前進的增速發展,火力全開的貴州正在騰飛,領跑全國!

首先跟隨Kopu君來看看貴州交出的這份可喜的成績單,從總量上來看,上半年有16個省份突破萬億,但增速方面,貴州以10%的增速位居第一。在全國經濟增速放緩的大前提下,近幾年的增長標兵重慶,因為製造業頹敗,增速驟降,而貴州則勢如破竹,火力全開。貴州其他服務業和金融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對全省生產總值貢獻最大,喜人成績下,由過去成績倒數到如今的經濟快車道,是依附自然資源下的產業結構優化以及城市基建質量提升後的民生改善,使得增速穩定,動能增強。

Kopu城市視角:增速第一的貴州,火力全開

Kopu解讀:原始資源+基建固投=高增速

貴州經濟實現高速增長,原因有二,首先是工業四大支柱的支持,另外則是固投影響。

貴州,地處西南腹地,與重慶湖南多省接壤,交通優勢盡顯;同時全省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交錯,且四季分明雨熱同期,故旅遊資源豐富,撐起了整個貴州第三產業。

除去天然環境資源,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貴州的工業增速一直不低,與重慶不同的是,貴州的支柱產業並非汽車製造或電子製造,而是依託固有資源產生的煤、電、煙、酒行業。以下表格數據是Kopu君查詢到的貴州2011年來這四大行業的工業增速情況。由於煤電行業是工業發展本身的剛需,所以全國工業轉型下,貴州煤電增速壓力較小,成為轉型必需品;另外菸酒則是全國經濟下行,消費升級後大勢所趨。

Kopu城市視角:增速第一的貴州,火力全開

Kopu瞭解的到的信息顯示,貴州在過去7年時間,固投增速也一直在增加,而由固投帶來的增速儘管連年降低但也實現2017年20%的增長。有看客或許會有疑問,同樣是工業重地的重慶2017年的固投高於貴州,但增速也只有9.5%,原因何在?答案在於貴州的固投資金,最終主要不是流向工業投資,也不是房地產,而是基礎設施投資。這幾年貴州土地上發展起來的高速、鐵路,基建設施都是有目共睹的。基建的開工,也帶動了第二產業的發展,遍地開花。

Kopu解讀:補齊短板,省會脊樑

全國第一增速成績當然讓貴州人興奮,但同時高速增長也帶來缺乏穩定性的隱憂,

從積極的角度講,這可以理解為GDP小省份更靈活,產業優勢可以充分挖掘,另外,還能通過基建投資進行強刺激。但從消極的角度講,意味著經濟波動時的抗風險能力差。比如四大支柱行業,波動就相當大。

對貴州有借鑑意義的山西省,在全國的GDP排行榜上,山西作為能源大省,隨著煤炭產業的沒落,淘汰落後產能的展開,這幾年經濟一度萎靡不振。以能源為支柱產業的貴州,可想而知,很有可能會步山西的後塵。

貴州四大支柱產業唯一的好處是都不是高度強調分工的領域,貴州能夠自外於全國經濟的下行,但同時壞處是缺少與外省的產業協作,增長空間面臨天花板。

另外更重要的一點是,貴陽作為貴州省會城市,近幾年嘗試經濟轉型,著力打造"大數據之都"、"中國數谷",但目前來說,這些產業的體量還是很小很小,作用還只是全國機房角色,大數據上游高附加值的產業,還是集中在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貴陽大數據無法對整個貴州的經濟產生更大的影響,至少是現階段。

Kopu城市視角:增速第一的貴州,火力全開

同樣是西部城市的成都,GDP甩其他西部城市老遠,並且從創業環境、經濟發展態勢、行業綜合性來說,成都都是較貴陽更有擔當的城市,能挑起全省的大梁。對於貴陽和成都的差距,就意味著必須要協同發展,相對還後勁不足的貴陽,要想帶動貴州經濟,除了要有產業升級的第一極,還必須讓貴陽迅速成長起來,成為名副其實的龍頭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